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去除自来水中超标苯 煮沸、吸附可做到

转载 来源: 人民网 2014/4/26 11:17:55

4月11日,兰州自来水检测出苯含量超标,最高的检测值达到200微克/升,远超出国标中10微克/升的限值。随后,网上盛传的几种去除水中苯含量的方法引起了网民的讨论。央视《是真的吗》记者到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了实地检测验证。

据了解,苯,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低毒。网上流传的去除水中苯含量的方法有冷冻结晶法、煮沸蒸发法、吸附过滤法,并强调去除率都能达到90%以上。事实是否如此?记者来到了一家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验证。

本次实验,记者将一般自来水中添加苯标注溶液进行试验,用以检测化学物质苯的去除情况。检测员配置成浓度为200微克/升的、含有苯的样品溶液,分成三份。采取网上流传的三种去除超标苯的方法进行逐一验证。

网传去除水中超标苯方法一:“冷冻结晶法”

验证:有一定作用 但仍会残留

网传方法一:将含苯饮用水冷冻至结冰率达80%到90%,取出冰块融化成水即可使用。按照网民的说法,记者把含有苯的饮用水放置冰箱中冷冻。待样品水结冰率达到90%左右,取出样品,静置冰块融化成水。然后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记者开始对溶化后的水中苯的含量进行检测发现,样品水中苯的浓度由200微克/升降至100微克/升,去除率为50%。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作用,但还会有大量的苯残留。

网传去除水中超标苯方法二:“煮沸蒸发法”

验证:去除率约为100%

网传方法二:将含苯饮用水煮沸3-4分钟,将蒸发的气体排出室外。检测人员把含有苯的样品水进行加热。经过检测,通过煮沸沸腾法,样品水中苯的含量已经检测不到了。去除率约为100%,这是为什么呢?北京科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主任王憬告诉记者:“这是由于苯的密度是比较低的,是0.88g/ml,要比水的密度低,所以它是会浮在水的表面。而苯的沸点又只有80.1摄氏度,是属于易挥发的物质,所以就是在煮沸的过程中,它就很容易的从水中挥发出来,就直接排到了空气中。”

网传去除水中超标苯方法三:“吸附过滤法”

验证:去除率约为100%

网传方法三:在含苯水中加入6%的活性炭,8-10分钟后滤出。按照这种说法,检测人员把样品液与6%的活性炭混合在一起,再静置10分钟,最后再把水样过滤。经检测,通过吸附过滤法,样品水里没有再检测出苯,也就是说这种方法的去除率也约为100%。北京科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主任王憬说:“吸附法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活性炭有很强的吸附作用,用途也非常广泛。”

实验证明,煮沸和活性炭吸附的方法都可以有效去除苯。但是记者并不提倡引用这样的水。如果是必须选择苯超标的水时,可以参考后两种方法处理再饮用。

(责编:家庭医生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烧开的自来水和桶装水到底哪个更健康?

我们平时生活离不开水,尤其是饮用水,如果饮用水质量不好,会直接危及到我们身体健康。我们现在喝的饮用水,主要是来自二个方面,一个是烧开的自来水,另一个是桶装水。 有人说自来水水管属于二次污染的,也有说桶装水也是自来水勾兑的,且放久了未喝完会产生亚硝酸盐,这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烧开的自来水代表其水中的细菌大部分已被杀死,离子基本都未去除。按道理来讲,饮用烧开的自来水应该是最健康的,其水中少量的细菌反而会增强人的免疫能力。但是,由于自来水从水厂出来后,还要经过市政管网层层调配,这个过程当中就有可能会遭到污染。另外,因为地域的原因,有的地方会出现水质问题,其中的钙、镁含量超标,会导致人体患结石病概率增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桶装水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纯净水和矿泉水。纯净水代表其水中的细菌都已被杀死,且很多离子也已经被去除,而水中的很多离子是我们人体必须的,所以顾名思义,像这种纯净水类型的桶装水是不建议大家长期饮用的。矿泉水代表其水中的细菌已被杀死,但离子大部分尚且存在,按道理来说是可以长期饮用的。但是因为市面上矿泉水的质量参差不齐,有很多处理不合格的矿泉水流入市场,所以要购买安全有质量保证的。  因此,我们最好的选择是购买一个净水器,将家里的自来水过滤,然后烧开饮用,这样的做法,即经济又健康。

Q:如何解毒苯酚?主要是饮用污染苯酚的自来水。

针对苯酚和酒精的相溶原理,建议是否每天三顿喝点白酒进行肠道洗涤。

Q:日本的水龙头净水器好吗?想让婴儿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准备买净...

其实买个净水器还是蛮好的,像现在的自来水里面含氟成分都很超标。其实买个国产的就可以了,这个东西也是要经常换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