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综合, 据相关报导,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因其它原因死亡后解剖尸体,发现约四分之一的老人体内有肿瘤,但他们生前并不知晓,肿瘤也未对他们生前的健康构成伤害,所以带癌生存的现象是一直客观存在着的,没有必要大动干戈,一味地追求杀癌的力度和强度,非要把癌细胞斩尽杀绝不可。你有听过这样的话吗?癌症病人60%是吓死的,20%是乱用药而死,20%有好的心态和科学治疗而生存。
约翰霍普金斯最新之癌症研究报导中提到,每一个人身上都带有癌细胞,除非癌细胞扩增至几十亿个数量,否则癌细胞是无法在一般检查时被检查出来的。而糖是癌的食物,若不食糖即删除癌细胞很重要的一项食物供给。牛奶会使人体产生黏液,尤其是在胃肠道内,而黏液正是癌症之食物。因而阻绝牛奶及采用不甜之豆浆作替代,癌症就会在无食物情况下萎缩的。癌细胞是在酸性环境中繁衍的,以肉为基本饮食的体质是酸性的,因而食用鱼类及少量鸡肉是较食用牛、猪为妥的。
此外,英国《自然》杂志刊发了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教授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晶体结构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葡萄糖是癌细胞的主要“口粮”,由于癌细胞消化葡萄糖所产生的能量不到正常细胞的15%,因此需要摄入更多的葡萄糖。目前,有人筛选出对肺癌有效的GLUT1致癌剂,其在肿瘤细胞株及荷瘤动物中的评价结果已经公开发表,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效果。
实际上,“饿死”癌细胞的想法很早就有了。早在1971年,哈佛大学佛克曼教授就提出这一设想,通过单克隆抗体中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就能切断肿瘤细胞的血液及营养供应。这种抗肿瘤疗法被称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法”,也被形象地称为“饥饿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