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综合,噪声聋属于慢性过程,患者初期除主观感觉耳鸣外,无耳聋感觉,交谈及社会活动能正常进行。随着病程的进一步发展(继续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当听力损失到语言频段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主观感觉语言听力出现障碍,表现出生活交谈中的耳聋现象,即所谓的噪声聋。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职业性噪声聋
职业性噪声聋是指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感音性听觉障碍。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与其接触噪声的时间、强度特别是噪声作业工龄有极大的关系。由于生产性机械产生的噪声均为连续稳太性,因而对听力的损伤是一种慢性渐进式的。一般在一到两年的接噪时间内不会有耳聋的情况。(我国《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2007》规定是三年)职业性噪声聋症状轻的,脱离工作环境再加对症治疗是可以康复的。
噪声作业工龄较长听力损伤严重的治愈比较困难,极个别病例可以留下终生残疾。当140分贝以上的强噪音所造成的急性听力损伤,叫作爆震性耳聋。在短时间内便可造成听力损伤或严重损伤是比之职业性噪声聋不同的特点。病人在临床上可有鼓膜穿孔、内耳出血、耳痛、耳鸣、眩晕、耳聋等、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生产性噪声主要分为机械性、空气动力性、电磁性等。暴震性噪声主要是指生产设备爆炸、开山炸石、火炮发射及燃放响声超过120dB(A)的烟花暴竹等突发性噪声。
北京新发职业病
目前,噪声聋已超越尘肺和职业中毒,成为本市在岗人员最主要的新发职业病。近日,北京市召开安全监管系统半年工作会,通报全市安全生产和执法等情况时介绍了这一信息。
专家介绍,截至5月31日,全市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用人单位5907家。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场所1.4万余处,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劳动者18.8万余人。2013年,全市累计确诊职业病243例,其中尘肺病193例、职业中毒12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主要指噪声聋)17例、职业性肿瘤8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4例、职业性皮肤病1例、其他职业病8例。由于尘肺病多数是历史遗留问题、患病人员大多已不在岗,因此噪声聋已超越尘肺和职业中毒,成为本市在岗人员最主要的新发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