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曝多人吃织纹螺中毒

家庭医生在线 2014/7/20 9:09:49

夏秋季节是织纹螺中毒高发季节,据媒体报道,近日福建省罗源县发生一起悲剧,58岁的陈依姆在食用 6两麦螺后出现中毒症状,被送至医院半个小时后,进入昏迷状态,手脚皮肤开始发黑。至今仍躺在当地医院ICU 病房内,处于昏迷状态,医生称其颅脑长时间缺氧,很可能成为植物人。陈依姆的遭遇不是个例,近年来在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和部分内陆地区,由于食用织纹螺而中毒的事件几乎每年都有发生。近日福州多地在辖区内开展了织纹螺专项检查,打击经营、销售织纹螺等有毒有害高风险海产品违法违规行为。

7月16日,鼓楼食药监局对辖区内的农贸市场、经营莆仙菜系的餐饮店进行排查,对有经营麦螺的要马上下架,暂时停止经营。7月14日,罗源县食药监局也组织开展织纹螺专项行动,目前该局已立案1起,移送公安机关处理1起。

多人吃织纹螺中毒

●2007年5月7日,莆田荔城区长丰村,9人食用织纹螺中毒,其中5人住院。

●2005年7月14日,霞浦县溪南镇,渔民陈某食用织纹螺后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5年5月21日,罗源县4人因食用织纹螺发生食物中毒,其中1人死亡。

●2004年6月1日,仙游县发生两起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有3人住进医院接受治疗。

●2002年4月至5月,宁德、莆田等地发生多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其中死亡2人。

织纹螺春夏季毒性更大

织纹螺(英文名Nassariidae),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有些地方还称作割香螺、小黄螺、甲锥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织纹螺科。织纹螺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厣约指甲盖大小。织纹螺是一种有毒生物,每年春夏季其毒性更大,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

织纹螺种类繁多不易辨别,若自己不懂得辨别,建议不要购买食用螺类产品,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症状的,须立即到医院就诊。现在织纹螺体内的毒素,还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

(责编:家庭医生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食用织纹螺后眼皮肿痛,咽喉炎犯病,喉咙堵塞

考虑还是咽喉炎或者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症状,需要积极检查是不是有寄生虫。需要化验检查和服用药物。有感染头孢菌素抗生素或者阿莫西林胶囊和含化华素片。雾化吸入治疗。

Q:贝类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毒贝类含有的毒素不同,中毒表现也各异,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一)胃肠型潜伏期为10~12h,有恶心、呕吐、腹污、蝮痛等征象,但属自限性。(二)神经型亦称麻痹性贝类中毒,引起此类中毒者,主要为石房蛤毒素所致。含此毒素的贝类有贻贝、扇贝、蛤仔、东风螺、织纹螺、香螺等。本型潜伏期较短,一般为5min~4h。早期有口唇、舌、手指等处的麻木感,继而颈部和四肢末端麻痹,步态蹒跚,发音障碍,流涎,头痛,口渴,可用呼吸麻痹而死亡。患者如24h后仍存活,一般预后良好。(三)肝型引起此型中毒者有蛤仔、巨牡蛎,含毒成分为贝毒素,有毒部分在肝脏。潜伏期一般为12~42h,有的长达7d。发病开始时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倦怠、微热,类似轻度感冒症状;有时躯干、四肢、齿龈等处呈现出血斑;重者可呕吐,并出现黄疸,甚至发生急性黄色肝萎缩,此时可有意识障碍、昏迷等,甚至发生死亡。预后不良,多有死亡发生。(四)皮炎型此型主要为泥螺、扇贝引起,由于其体内含有对光敏感物质,大量食入后,经过日光暴晒,即可出现皮炎症状。潜伏期一般1~14d,多数在3d内发病,面部及四肢的暴露部位出现对称性红肿,病人有蚁走、灼热、发肿、麻木等感觉,后期出现出血斑。如继续暴晒日光,可发生水疱、血疱,破溃后可致感染和糜烂,轻者1周渐愈,重者可迁延数月。

Q:中毒性神经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中毒性神经精神障碍包括工业中毒、农业中毒及药物中毒性神经精神障碍。以起病的形式它分为急性中毒性神经精神障碍和慢性中毒性神经精神障碍。凡是中毒性神经精神障碍多半伴发躯体症状和并发症。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