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应该如何预防鼠疫?

转载 来源: 新浪网 2014/7/20 10:32:50

据2014年7月18日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市区分院于7月15日16时许,发现一例疑似鼠疫病例。该患者已于7月16日死亡,遗体已按有关规范进行妥善处理。7月17日,经省、市疾控专家组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和省级专家组实验室检测结果,该疑似鼠疫病例被确诊为肺鼠疫病例。截至17日下午,排查出密切接触者共计151人,已全部采取隔离、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性服药等措施,目前尚未发现异常症状。各项防控措施正在科学、有序、有效进行。

由于北京不是鼠疫疫源地,北京经过多年监测从未发现鼠间和人间疫情。北京发生本地鼠疫病例的风险极低。因此市民不要为此感到恐慌。但有必要了解有关鼠疫的防控知识。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甲类传染病,是国际性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规定的检疫传染病。鼠疫具有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

鼠疫的传染源为被鼠疫菌感染的动物和肺鼠疫病人。主要宿主动物为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灰旱獭、红旱獭、喜玛拉雅旱獭和长尾黄鼠等。

鼠疫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另一种为人-人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临床表现:

腺鼠疫主要是恶寒,高热,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粘膜出血点等。侵袭部位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淋巴结和周围组织显著红肿热痛,边缘不清,与皮下组织粘连,较坚硬,失去移动性,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

肺鼠疫起病急,恶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促迫、发绀、咳嗽、咳粘液或血性泡沫痰,肺部可闻及散在湿罗音或胸膜摩擦音。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败血症鼠疫:高热寒战、谵妄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通过使用杀虫剂和驱避剂避免蚤的叮咬。在农村地区避免处理不明原因的死鼠。

北京虽然不是鼠疫疫源地,但与国际、国内在人流、物流方面交往频繁,因此我市鼠疫防控的重点是严防鼠疫输入和由输入病例引起的传播。一直以来北京非常重视控制鼠疫输入的各项防控工作,每年开展鼠疫监测及相关演练,不断加强我市医务人员的鼠疫诊疗技能的培训,建立了一系列的疾病防控体系。

建议广大市民要尽量避免去鼠疫流行的疫区,如果前往,应采取对啮齿类动物和跳蚤的防护措施,避免接触在路边或林中发现的有病或死去的动物以防感染鼠疫。

(责编:家庭医生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如何预防鼠疫?

预防鼠疫应灭鼠、灭蚤,监测和控制鼠间鼠疫,加强疫情报告,严格隔离病人,患者和疑似患者应分别隔离,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完全消散后再现察7天,肺鼠疫隔离至痰培养6次阴性,接触者医学观察9天,曾接受预防接种者应检疫12天。

Q:老鼠感染鼠疫有什么症状?

鼠疫目前在世界基本消灭,受感染的淋巴腺发炎,紅肿,压痛且可能流脓,通常会有发烧,在感染后3—8天会出現倦怠感,寒顫,发烧等,亦可能扩散到全身的淋巴腺。肺鼠疫大致上可分为两种:先得腺鼠疫经血行蔓延至肺部造成肺炎,吸入其他肺鼠疫病患的痰与飞沫染病,不慎接触脓液,餐具,口罩唾液飞沫而感染原发性肺鼠疫的潜伏期通常为1~4日,但急性患者亦可能至数小時即发病,最初的症狀有头痛,双眼充血,咳嗽,以及怠倦感,虽然与普通呼吸道疾病相似,但后期却会恶化为咽炎和颈部淋巴腺炎;迟发性肺鼠疫則可能造成肺炎,纵膈炎或引起胸膜渗液,未經治疗的的肺鼠疫即可能在1~6日內死亡,死亡率高达95%,肺鼠疫患者亦可能因病原体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症,敗血性鼠疫鼠疫杆菌经由血液感染全身,皮肤会出現血斑,发高烧,或脸部肿胀,最后全身长满黑斑而死亡,部份败血性鼠疫患者并沒有淋巴肿胀的症状,此类患者从染病至死亡可能不足一天,未經治疗的原发性败血性鼠疫及肺鼠疫一定死亡(死亡率100%),然而及早以抗生素治疗可降低肺鼠疫及敗血性鼠疫的致死率。

Q:怎样预防鼠疫出血热呢?

首先,流行性出血热是由于汉坦病毒引起的,鼠类为主要的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传染性疾病,病情十分凶险,病程长达数月其次预防出血热:1.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灭鼠防鼠,因为鼠类是传染源2.要加强食品卫生,做好消毒的工作3.注意个人的防护,剩饭剩菜必须加热后食用4.对于有出血热的患者的排泄物及其尸体均消毒处理防止环境污染,疫区内不要用手触及到鼠类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