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综合,很少有一项技术像转基因这样,让各方观点如此对立:相互矛盾的实验证据,极端对立的利益表达,莫衷一是的研究结论,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近日曝光随机买5袋米3袋含转基因,转基因农作物被一些农民偷偷摸摸种植,再次将转基因话题拉进了公众视野。
从“黄金大米”在学生身上违规试验,到海南育种基地查处转基因作物,一些转基因实验突破监管事件时有发生。同时,不少市面销售的转基因食品不标识或在标识时“羞羞答答”。
关于转基因技术“不能言说的秘密”,既伤害了公众的选择权和知情权,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又加剧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转基因焦虑”,而在这些纷纷扰扰的现象背后或许涉及更为复杂的利益链条。
农业政策专家认为,应该在全社会展开转基因知识的普及和讨论,使群众对转基因农产品有所认识和辨别,“要公开化,多讨论,科学家不能替老百姓做决定。”
同时,规范标识满足消费者知情权。专家认为,规范并完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至关重要,转基因食品的推广和销售要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公开和尊重消费者选择权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在对转基因技术的科学研究上,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管理并不是太严密,违反国家法律私自流出转基因种子的案例时有出现,因此对转基因研究不能太分散,要相对集中起来,同时研究过程和成果在一定范围内要公开,并接受社会和业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