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栏目据新华网媒体讯,就在全球都对埃博拉疫情束手无策之时,中国宣布已掌握埃博拉病毒抗体基因,同时具备对埃博拉病毒进行及时检测的诊断试剂研发能力,这让世界为之惊喜。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高官也不断提醒各国重视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的丰富经验。
埃博拉疫情
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8日说了这样一段话:“西非国家可借鉴中国防治H7N9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增强公共卫生领域投入,应对当前已升级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埃博拉疫情。”
他对记者说,从非典疫情出现到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投入巨大,其在疾病监控检测、信息传递等方面的投入收到显著红利,最终促成H7N9禽流感疫情的快速全面反应,而这是可适用于全世界的经验。
总干事称,西非受埃博拉疫情影响的国家摆脱长期冲突不久,当前疫情蔓延迅速,除疾病本身原因之外,其脆弱的公共卫生系统也起到作用。他表示目前疫情影响国家缺少医护人员、医疗用品及个人防护工具,部分医疗设施甚至难以保证基本的水电供应,因此这些国家应增强公共卫生投入以应对疫情。
另据报道,中国国家卫计委已发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明确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报告,要求各地医疗机构发现疑似或者确诊病例的时候,应该在2个小时实现直报。疾控部门已经做好了实验室检测准备。
恐怖病毒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实验室检查常见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严重减少和转氨酶升高(AST>ALT),有时血淀粉酶也增高。诊断可用ELISA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出现IgM抗体提示感染);用ELISA检测血液、血清或组织匀浆中的抗原;用IFA通过单克隆抗体检测肝细胞中的病毒抗原;或者通过细胞培养或豚鼠接种分离病毒。用电子显微镜有时可在肝切片中观察到病毒。用IFA检测抗体常导致误判,特别是在进行既往感染的血清学调查时。实验室研究有很大的危险性,应该只在有防护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和社区感染的地方开展(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感染潜伏期为2-21天。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在大约1500例确诊的埃博拉案例中,死亡率高达88%。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Biosafety Level 4)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