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后栏目综合,在鲁甸6.5级地震震中龙头山镇龙泉社区,老街几乎夷为平地,新街却没有一幢出现结构性的严重损坏。
抗震成效
杨云彩的新家就在新街。8月3日下午,孩子们放假在新家,杨云彩自己则在沙坝老家院子里。地震袭来,住了几十年的4间土坯房在她面前瞬间崩塌。她稍一定神,便拼命赶回新家,孩子们安然无恙。
新街建设,住建部门全程介入。新集镇房屋全面使用“圈梁+构造柱”的设计,有效增强了这些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鲁甸县住建局局长说。一个社区两种命运,折射出的是我省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十大能力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和付出的巨大努力。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没几天,省委、省政府就审时度势,提出了防震减灾十大能力建设:从当年起,用5年时间,筹措100亿元左右资金,实施10项重大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我省地震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组织指挥能力和综合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而对农村危房改造,我们的步伐从未停歇——2003年至2013年,全省共完成农村危房拆除重建和加固改造323万户,农村危房总量由515万户、占全省农房总户数61%,减少到220多万户、占农房总户数26%。但云南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省住建厅数据显示,仅2008年以来,我省境内发生或邻区发生影响到我省的破坏性地震就有15组,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省119个县市区属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其以上地区,从现在起到2020年,云南将经历一个强震活跃期。
8月21日召开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提出,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减灾”的思想,把灾后的钱花在灾前,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把恢复重建与生态修复、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资源、统筹各方力量,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加快实施防震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优先安排地震多发区农村危房改造,尽快消灭农村土坯房。
这是省委、省政府的决心,也是全省人民的期盼。
危房改造
抗震能力显著提升
在灾难来临时,重建改造的房屋抗灾减灾能力经受住了检验。在鲁甸6.5级地震中,经过重建和改造的民房倒塌及损毁率较低,较好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
2009年以来,鲁甸县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1.485万户,在地震中倒塌损毁104户、仅占0.7%;严重受损506户、占3.4%;轻度受损858户、占5.8%;未受损1.3382万户、占90.1%。倒塌受损民房集中在震中,地震烈度7度及以下区域农危改民房均未受损。
巧家县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1.55万户,地震中,除受灾严重的包谷垴乡较早实施加固改造的218户严重受损、498户轻度受损外,包谷垴乡、新店镇2009年以来分别实施的630户、700户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均未受损。会泽县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9960户,纸厂乡实施的330户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除1户被水淹没,其余均未受损。
事实说明,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安居工程的实施,使农村民房抗震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背景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余震1335次。
截至2014年8月8日15时,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其中鲁甸县526人、巧家县78人、昭阳区1人、会泽县12人;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受灾范围108.84万人受灾;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8.09万间房屋倒塌,中央财政下拨救灾资金22亿元;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近万兵力抗震救灾。
截至2014年8月6日10时30分,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8万户8.09万间房屋倒塌,4.06万户12.91万间严重损坏,15.12万户46.61万间一般损坏。据通报,地震已造成公路受损43.26km,经济损失86万元;桥梁受损5处,经济损失250万元;道路塌方31处,经济损失310万元;山体塌方21000方,经济损失210万元;沟渠垮塌、损毁15.16km,经济损失450万元;供水管道损毁25km,经济损失25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8.03地震共造成经济损失4.6026亿元。
此外,地震还造成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55万人受灾,72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700余户1500余间房屋严重损坏,2800余户7000余间一般损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金阳县1.16万人受灾,近100户500余间房屋严重损坏,400余户2000余间一般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