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的大脑有很大差异,这是生活中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科学家发现了其中的部分原因。一项大规模国际研究显示,一些基因变异会显著影响大脑中不同区域的大小,进而影响人的能力和行为。
这项研究由来自33个国家的约300名科学家共同完成,分析了约3万多人的基因数据和脑扫描图像等,揭示了较小规模研究无法发现的一些现象。这将促进对大脑生物学的理解,可能有助于寻找神经性精神疾病的遗传基础。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参与研究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科学家说,该研究专注于人类大脑的皮层下区域(subcortical regions)。这些区域与运动、学习、记忆和激励密切相关,其大小直接影响人的总体认知能力。
分析发现了影响脑部关键区域大小的8个基因突变,它们可导致大脑组织总量缩小。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一个称为KTN1,决定着大脑壳核区域的脑细胞分布,壳核区域影响人的行走、奔跑等机体运动能力。
壳核中的另两个基因突变关系到该区域内脑细胞的数量。其余5个突变也有着各自的功能,包括抑制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如果出现异常,会导致大脑区域缩小。
这8个基因中的大部分在大脑发育过程中非常活跃,可能对神经疾病起着一定的作用,例如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
相关链接:大脑的10个秘密
1、自己挠痒挠不笑。当被别人挠痒时,即便预先知道,但小脑却不会发出警告信号,大脑会对外来刺激作出反应,人就会觉得特别痒,这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反应。而自己挠痒时,小脑会发出信号,告诉大脑的其他部分,不要对此做出反应。
2、两根香蕉撑一天。研究显示,大脑一天基本消耗的能量比一台冰箱照明耗能还要少,两根大香蕉就可以支撑。但大脑活动起来能量的消耗却不少,如大脑仅占体重的3%,却消耗了人体能耗总量的1/6。
3、大脑擅长记序列。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需要记住一些序列性的东西,如高速公路出口编号等。这是大脑对我们必备生活技能做出的反应。
4、大脑有个“笑话中心”。大脑前部的额叶是大脑的“笑话中心”。听到笑话后,大脑额叶会比较活跃,且其活跃程度与笑话的可笑程度明显相关。对笑话好笑程度评估后,大脑再发出笑或不笑的指令。
5、频繁倒时差伤记忆。频繁倒时差导致大脑释放出应激激素,这会影响到大脑顶叶,进而损伤记忆。此外,轮班也会带来相似的风险,频繁改变工作时间会给身体和大脑造成不利影响。
6、噪音背景下听不清来电。在嘈杂的环境打手机时,噪音会进入手机话筒并通过手机电路与对方的声音混杂在一起。由于这些声音相似并混合在一起,大脑很难将它们分辨出来。此时,如果将话筒捂住,效果就会好很多。
7、高海拔使人出幻觉。当初到高海拔区域的时候,一些人会在视觉等方面出现幻觉,甚至会有情感上的突变。科学家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高原病。由于缺氧,大脑内部控制视觉、听觉甚至情感活动的区域受到了影响,从而导致各种各样幻觉的出现。
8、玩枪战游戏能够锻炼大脑。玩枪战游戏时,必须在敌人打中你之前尽可能多地击毙他们。这种游戏要求你将注意力在屏幕上进行有效的分配,大脑处于持续高效处理多重任务的状态。
9、见光打喷嚏是因大脑受误导。通常鼻腔受到异物刺激时,人会打喷嚏,从而将进入鼻腔的异物驱逐出去,这种打喷嚏的反应受大脑内的侧延脑区域控制。因为眼睛和鼻子的感觉受到同一条三叉神经的支配,所以,当强烈阳光进入眼睛时,大脑中的相关区域常误以为是对鼻子的刺激,故以喷嚏的形式欲将异物驱逐。
10、打哈欠让大脑变清醒。当人们困意来袭时常常会打哈欠,但是打过哈欠后,却会发现大脑会清醒一些。这是因为,打哈欠可以使呼吸道得以扩张,从而肺部吸入更多空气,血液的携氧量也升高,进而大脑供氧也更多,人们就会感觉清醒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