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种人。他们的电脑硬盘里塞满各种电子书和电影,真正却没看几部;喜欢囤积很多生活用品,最后可能放过期……
如果你被不幸言中,你很可能患有“松鼠症”。就像要过冬的松鼠,喜欢在窝里囤积大量的坚果,坚信某天会用上它,但其实很少吃。其实,这是种心理疾病,称为强迫性囤积症,这种病症很容易使人的生活陷入混乱。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强迫性囤积症患者,通常与个人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不无关系。有些是因为年少时,占有欲没有得到满足。其实,断舍离非常简单,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就立即淘汰或送人。
强迫症的表现
1、多次重复无意义行为:手机24小时不离身,尽管开着铃声,但每隔几分钟就要下意识地看一下手机,唯恐漏掉了短信、电话;早上睁眼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网页几秒钟刷新一次,不放过任何一点更新;经常毫无原因地重复同样的话语几次;反复洗手,每次都要花好长时间……这些强迫行为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出现。
2、强迫意向:轻度强迫症患者在出现某种正常心理时常出现相反的违背自己的内心意愿,虽然这种相反的意愿十分强烈,但从不会付诸行动。如过马路时,想到冲向正在驶过的汽车等。这是轻度强迫症的症状。
3、芝麻小事也“亚历山大”:种种“忍不住”只是冰山一角。医学上,强迫症是焦虑症的一种,而受此困扰的上班族不计其数。在一家美资企业担任行政工作的Emily自嘲为“邮件焦虑症”患者。她的工作邮箱每天都要收到几十封邮件,每当看到刷屏的“未读邮件”,除了涌起瞬间把它们消灭掉的冲动,Emily还有更深的忧虑。她不但检查收件箱,连订阅邮件、垃圾邮件、广告邮件都会时不时查收一番。“就怕丢邮件,万一重要邮件被邮箱自动归类到垃圾邮件或广告邮件就惨啦!”Emily坚信,自己产生“邮件焦虑”的根源,是学生时代因漏收一封面试通知而致错失良机的往事留下的阴影。
强迫现象和强迫症不是同一个概念,正如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看起来说的是一件事,而事实上两者差远了。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
患者明知反复的强迫行为不对但无法控制,因为一旦控制不做,立刻会出现紧张,心慌等严重的焦虑表现。为了避免焦虑的折磨,患者只好顺应强迫,去想去做。这个特点称之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患者能够意识到这种强迫的意识和冲动来自于自我,而不是来自于外界,是自己的想法。
另外强迫症和焦虑症通常会结伴出现。虽然目前为止,强迫症的病因还待考究,但通过大量的临床记录观察可以得知这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自身不良经历、应激因素等皆有关系,特别是和患者个性联系密切,比如: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谨小慎微、固执等,具备这些不良个性特征容易患强迫症。所以,强迫症离我们很远,也很近。良好的心态是健康人生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