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报了今年8月发生在陕西汉中市镇巴县“8·13”农村家宴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结果,认为这既是一起卫生不达标的食源性感染事故,也是一起县、镇食药监管部门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责任事故。
8月13日上午,镇巴县渔渡镇小寨村龙洞河小组村民游远寿在自己家中举办嫁女宴席,下午3点半左右,参加宴席的68人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经市县两级紧急救治,8月19日,人员已全部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
经过调查得知,镇巴县、渔渡镇两级未严格落实《陕西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村协管员、信息员和农村家宴厨师根本不知道文件基本程序和要求,“8·13”农村家宴的厨师没有进行备案,健康证也已过期。
陕西省食安办对失职渎职责任人进行了严肃追责,对相关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行政约谈和诫勉谈话。
食物中毒是怎么一回事?
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进食物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根据病因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一旦食物中毒,如何自救?
中毒初期食物刚刚进人胃部,胃部对食物一面进行消化,一面将食糜排入肠道吸收,这时有毒食物刚刚被吸收"中毒症状刚刚表现出来,大部分有毒元素尚停留在胃内,这时进行救治应以催吐为主要手段。通过人工办法引起中毒者呕吐,将中毒食物吐出来,达到清除毒素的目的。
方法是用手指、羽毛、筷子等物伸入中毒者口腔,刺激咽喉部位,引起中毒者恶心而呕吐。此方法可反复进行。直到将胃内食物吐尽为止。在进行催吐时,还应根据食入有毒食品的种类采取辅助措施,如水产品中毒可在催吐之前让中毒者喝几杯盐水或苏打水,以利解毒和呕吐;如食用蘑菇中毒,可在催吐前多喝白开水或盐水;如野菜、马铃薯中毒,可喝茶水、醋水后催吐。
中毒后期即食物经胃消化后全部进入肠道,毒素己被肠道吸收较多,中毒症状较重了。这时作为自救或他人救助手段应以导泄为主。即采用必要措施,加速肠内残留食糜及粪便的排泄减少吸收,排出毒素,减轻中毒。常用的导泄手段是服用硫酸镁制剂,可以较快地造成腹泄。但一般家庭不大可能备有此制剂,还是去医院由医生处置为好。
食物中毒症状发生后,除采取吐、泄两种解救措施外,还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为螃蟹、水产品或罐头类食品中毒常可因病菌在腹内迅速繁殖而形成急性肠道感染 。因此要采取抗菌消炎办法,可口服黄连素、痢特灵等,严重者应尽快入院治疗,除消炎抗菌外还要补充体液。对于其它食物中毒除吐、泻而外,还应大量饮水"以冲淡毒素,减少中毒,症状严重者也应及时赴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