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台湾登革热确诊病例突破8000例 广州今年仅新增3例

家庭医生在线 2015/9/12 9:34:26

台湾疾病管制部门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日全台新增本地登革热确诊病例607例,使今年累计确诊病例上升到了8060例。

10日,新增6例疑似死亡病例。截至目前,确认死因与登革热有关的病例有18例,另有24例待审。

据了解,台湾今年以来出现的登革热病例分布在20个县市,98.8%集中在台湾南部的台南市、高雄市和屏东县,尤以台南最为严重。台南市登革热流行疫情指挥中心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市5月16日发现今年首例登革热病例后,疫情持续升温,截至9月10日共确诊病例7130例,9月10日一天就新增554例。

鉴于疫情升温,台环保部门从11日起连续3天,动员至少40000人在全台各地清除户内外孳生源。据了解,空地、空屋、市场、公园、学校等是重点清除区域。

眼下正值开学季,台教育部门也将校园作为防疫重点。据台教育部门统计,各级学校接获疑似或确诊登革热病例达731人,以小学287人最多,中学有336人,大专校院有72人,幼儿园有36人。

据了解,台教育部门要求各级学校务必配合环保单位,主动清除室内外积水容器,避免病媒蚊孳生,并加强卫生宣导;由于大专院校面积大、教生众多,呼吁各校成立定期巡查校园的机制;还邀请专家学者赴南部12所列入加强检查名单的大专校院,进行抽查。

广州登革热病例同比大降 今年仅现3例本地感染病例

根据广州市城管委爱卫办9月11日通报,截至今年9月10日,广州今年共报告3例确诊本地感染病例,38例输入病例(纳入广州市统计27例)。本地病例疫点以及大多数输入性病例疫点均已经结案,暂无二代病例。而去年截止9月10日,全市共报告1896例本地确诊病例,31例输入性病例。

去年广州爆发登革热后,各社区每周五下午进行“全市灭蚊日”。据统计,今年广州登革热病例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广州市城管委爱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防止登革热卷土重来,广州的灭蚊工作不能放松。类似的每周五下午全市灭蚊日行动,将持续到11月。

市民也应掌握一些有效防蚊的办法

  1、最朴实经济:蚊帐

  2、最科学最效率:驱蚊液(包括花露水)、杀虫剂(蚊香片、蚊香、蚊香液)

  3、最主动出击:清理积水,从“小蚊子”防起

(责编:家庭医生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登革热的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潜伏期3~14d,但通常为4~8d。按世界卫生组织分型标准,将登革热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3型。我国近年来所见的典型登革热,临床上又可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登革热。至于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征,实际上是登革出血热的两个临床类型。典型登革热1.发热成人病例通常起病急骤,头痛、发热和眼球后痛,24h内体温可达40℃。同时伴有背痛,周身骨、肌肉及关节痛,胃纳减退、恶心、呕吐,偶有腹痛、腹泻或便秘等。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在早期已可见。儿童病例起病较慢。症状较轻,体温也较低。发热持续2~7d。部分病例于起病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d后又再上升,称为双峰或马鞍热型。发热期可有相对缓脉,虚弱感觉常需数周后才能完全康复。2.皮疹于病程3~6d出现。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红斑疹或皮下出血点等。同一患者可见不同形态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皮疹持续约为3~4d。3.出血约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腹腔或胸腔出血等。出血多发生在病程的5~8d。4.其他约1,4病例有肝肿大,黄疸不多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脑炎样脑病症状和体征,伴有休克。轻型登革热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疹。一般不出血,但浅表淋巴结常肿大,病程短(1~4d)。临床上类似流感。此型病例在流行时期多见,通常不就诊或不住院治疗而被忽视。重型登革热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典型登革热,在病程3~5天时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烦躁、昏迷、抽搐、大量出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等脑膜脑炎表现。

Q:大夫您好,登革热能自愈吗?

您好,部分登革热轻症病例可以自愈,预后良好,但是仍然有一定比例的重症登革热以及死亡率。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由伊蚊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重症登革热往往病情进展迅速,多器官大量出血和休克,多见于儿童,病死率比较高。在流行区内,轻症患者以及隐性感染者占大多数,预后良好,可以自愈,但是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比较大。对于有明显临床症状以及重症登革热患者,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隔离;登革热的治疗给予对症支持等综合性治疗,通常预后良好,部分死亡病例属于重型登革热,主要死因为中枢性呼吸衰竭。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Q:登革热是什么

你好,登革热是东南亚流传的一种病,属输入性病例,主要通过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花脚蚊)叮咬人传播的传染病,由于目前尚无可以应用的登革热疫苗,预防控制登革热的唯一有效措施是控制蚊媒,切断传播途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