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3日,天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签订共同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天河区政府、暨南大学、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相关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
天河区医疗联合体签约仪式现场
据悉,此次协议的签订,是由天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经过2年多的前期筹划,并获得天河区人民政府及暨南大学的大力支持。双方旨在三年内初步建成一个新型的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医联体落地后,将惠及天河区上百万的群众。在医联体的体系内,实现疑难重症在三甲医院治疗后,可转到“小医院”后续康复,在“小医院”门诊也可见到三甲医院专家的目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力院长
构建三级架构医联体建立“三二一”医疗服务模式
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力院长介绍,此次“医联体”的共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会充分利用自身的优质医疗资源和学科管理模式,共享暨南大学优秀的医、教、研平台,联合天河区区属医院、天河区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构建三级架构医联体。同时,三级架构医联体将会建立“三二一”医疗服务模式。具体来说是:暨大附一院充分发挥三级医院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区域诊疗中心作用,区属各医院发挥二级医院专科病、常见病治疗中心作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保障中心作用,建立各级医疗机构间分工合作机制,逐步落实好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黄力表示:天河区医联体这一项“惠民工程”的落地执行,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民“看病难”的问题。
天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范晓轩局长
政策支持、财政补助成立医联体管理委员会落实目标
天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范晓轩向家庭医生在线编辑介绍,目前,参与医联体的天河区医疗机构共有12家,其中包括2家二级医疗机构:天河区中医院和天河区人民医院。它们将会与区卫计局、暨大附一院等共同组成“天河区医联体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区卫计局、暨大附一院主要负责人担任。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下的院长负责制。另外,在确保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责任前提下,也允许探索医联体内上级医院参与行使医联体业务事务管理权;另外区财政也通过专项拨款或以奖代补资金的方式对医联体工作支持制度,落实政府责任。
推进八大平台建设 积极推进医联体内学科融合
据悉,医联体将推进八大平台系统建设。如共同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系统平台,设立统一的医疗质量监控中心,设立三级医疗机构共享的医疗临床检验和病理诊断中心,设立共享的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设立危重症救治中心,建立全区居民健康信息系统;设立教育培训中心,设立平台共享的医疗物流系统(药品、耗材等)和后勤服务中心,把暨大附一院优质资源延伸到区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效率提升、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共生发展。另外,为帮助医联体快速发展,也将以技术为切入口,帮扶区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快速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黄力院长向家庭医生在线编辑透露说,暨大附一院将采用直接派出专家进行临床技能帮扶和直接派重点学科团队组建区属医院重点学科等方式,充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力量,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水平;推进区属医院学科与三级医院学科的融合,发展壮大区属医院学科建设,促进区属医院专科特色形成,努力满足居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促进分级诊疗氛围形成。黄力院长特别提到,天河区新型区域性医联体将坚持居民群众、医务人员、合作单位、区委区政府“四个满意”的原则,并按照“四不改变”的要求,来落实建设“医联体”。
黄力(左)、范晓轩(右)在新闻发布会现场
技术帮扶 加快提升区属医疗机构技术水平
据范晓轩局长介绍,将利用2至3年时间,借助医联体平台,创新管理机制和技术帮扶机制,加快区属医院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区属医院成为专科突出、部分学科水平区域领先,拥有较强实力、社会效益良好的二级甲等医院;使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保障中心。利用3至5年时间,探索医联体内三级医院参与行使业务及行政事务管理权,通过学科建设和医院管理一体化模式,建立和完善区属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将区属医院建设成为功能定位准确、优势学科突出、管理日臻完善的现代化医院,进一步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总要求。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