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攒够和女友出国旅行的假期,27岁的徐先生连上18天班,直到累得浑身瘫软,起身困难,才知患上严重的“低钾血症”。昨日,住院2天后,病情才算平稳下来。
徐先生在汉口一家金融机构上班,平时工作较忙。他和女友约好本月初出国旅游。为了不影响工作,10月中旬开始,徐先生持续赶工,一天也没有休息。上周五,徐先生回到家,正准备旅游物品,就感到浑身无力,瘫倒在沙发上起不了身,连连呕吐。家人发现不对,赶紧把他送到医院。
该院急诊科主治医师介绍,徐先生被诊断为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比重度低钾血症更严重,若不及时进行补钾,可能出现并发症,甚至呼吸衰竭有生命危险。徐先生在病床上躺了两天,经过补钾等治疗,昨日他才感觉稍微恢复了体力。“用这种方式休息真是划不来。”徐先生苦笑。
医生提醒,钾是人体必需的电解质之一,一旦摄取不足或消耗过量,会感觉全身乏力,四肢瘫软。近年来,低钾血症以年轻人居多,一旦发作,若强撑不补钾,会导致低钾性周期性瘫痪,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日常生活注意正常饮食、劳逸结合,可有效避免发生低钾血症。
低钾症的影响
血清钾(K+)浓度在3.5~5.5mmol/L,平均4.2mmol/L。通常血清钾<3.5mmol/L时称低血钾。但是,血清钾降低,并不一定表示体内缺钾,只能表示细胞外液中钾的浓度降低,而全身缺钾时,血清钾不一定降低。故临床上应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分析判断。
1、神经肌肉系统
常见症状为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后者发作前可先有肌无力,虽然发作与血浆K+绝对水平有关,但与细胞内外K+梯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梯度越大则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越大,以致肌肉兴奋性减低,在血浆K+升高时也可发生瘫痪,发作以晚间及劳累后较多,受累肌肉以四肢最常见,头颈部肌肉一般不受累,但可累及呼吸肌而出现呼吸困难,发作前可有四肢麻木感,继而乏力,最后自主活动完全消失,一般近端肌肉较远端肌肉症状稍轻,患者不能站立,行走,坐着或蹲着不能站起,较轻者可靠手扶支撑物勉强站起,不能自主翻身,也可发生痛性痉挛或手足抽搐,中枢神经系统大都正常,神志清醒,可有表情淡漠,抑郁,思睡,记忆力和定向力减退或丧失等精神方面的症状,脑神经罕见受累,神经浅反射减弱或完全消失,但深腱反射,腹壁反射较少受影响。
2、心血管系统
低钾可使心肌应激性减低和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轻症者有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重症者发生阵发性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纤颤,缺钾可加重洋地黄和锑剂中毒,可导致死亡,周围末梢血管扩张,血压可下降;心肌张力减低可致心脏扩大,重者发生心衰,心电图改变出现u波,常提示体内失钾至少在500mmol/L。
3、泌尿系统
长期低钾可使肾小管受损而引起缺钾性肾病,肾小管浓缩,氨合成,泌氢和氯离子的重吸收功能均可减退或增强,钠排泄功能或重吸收钠的功能也可减退,结果导致代谢性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4、内分泌代谢系统
低钾血症可有糖耐量减退,长期缺钾的儿童生长发育延迟,低钾血症患者,尿钾排泄是减少的(24小时),但由肾小管性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者,尿钾排泄量增多的(>40mmol/24小时)。
5、消化系统
缺钾可使肠蠕动减慢,轻度缺钾者只有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和便秘;严重缺钾者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低钾症我们可以怎么预防呢?
1、低钾血症发生率较高,其症状常被原发病所掩盖,易误诊。所以,对于长期少食,禁食,利尿或大量呕吐,腹泻患者,应及时补充钾盐。另外,在代谢酸中毒时,血清钾可能不低,当纠正酸中毒后,可出现低钾血症,低钾血症常伴有低钙,低镁,它们的症状相互混淆,应注意在补充钾的同时补充适当的钙、镁。
2、如果是出现了低血钾的话,可以选择口服补钾或者静脉给钾来改善症状,一般选择氯化钾,预防就是平时注意补充钾,比如多吃香蕉,动物内脏等。
3、纠正水和其它电解质代谢紊乱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中,有不少可以同时引起水和其他电解质如钠、镁等的丧失,因此应当及时检查,一经发现就必须积极处理。如前所述,如果低钾血症是由缺镁引起,则如不补镁,单纯补钾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