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艾滋病患者也能生健康宝宝 艾滋病常见疑问

家庭医生在线 2015/11/29 11:56:53

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昨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党委书记韩孟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治疗室主任张福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宣教室主任王璐做客国家卫生计生委在线访谈节目,对网友关心的艾滋病有关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1、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哪些?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性传播,包括异性之间的性行为,还有同性性行为。第二种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主要的高风险行为就是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第三种途径是母婴传播,主要在妊娠期间通过胎盘和哺乳进行传播。

2、感染上艾滋病,初期会有哪些症状?

感染的初期,绝大部分人感染都会有一定的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喉疼痛,淋巴结肿大等,少数人身上可能有一些皮疹。即便不做任何治疗,一般来讲,一周左右这些症状就可以自愈。但是,病毒会在体内不断复制,破坏身体的免疫功能,对肌体进行渐进性的伤害。艾滋病早期诊断困难,是全球面临着的问题和挑战。

3、蚊子会传染艾滋病吗?

蚊虫叮咬是不会传播艾滋病。从生物学来讲,蚊虫叮咬以后,病毒在体内是不能存活和繁殖的,口器上的血液数量又非常少,不足以感染下一个被叮咬的人。从流行病学的证据来讲,现在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有上千万感染者被感染,基本上都是有明确的感染途径,即经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途径。血液也不会通过蚊虫叮咬带来传播。在蚊子比较多的地方,像非洲和我国南方地区,尚未出现因为蚊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病例出现,这充分证明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4、艾滋病患者可以要宝宝吗?

如果患者是阳性的话,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在很大几率上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患者在怀孕期可服用药物,生产以后有两个办法,一是人工喂养,二是母乳喂养。若选择母乳喂养,妈妈需继续接受抗病毒治疗,让病毒量维持在很少。不支持母乳与奶粉混合喂养,科学研究证明,混合喂养会使传播风险增大。总之,通过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包括对初生婴儿的药物治疗,可有效减少甚至消除所生婴儿的患病风险。

如何预防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需要针对导致其患病的高危行为来进行。

首先,不安全的性行为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比如卖淫嫖娼、乱交等等。针对这几点我们应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不嫖娼,避免任何无安全保障性行为。正常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

吸毒是导致艾滋病交叉传染的另一途径。吸毒者经常会共用不洁针具进行静脉注射,为了毒品卖血,加上自身抵抗力差导致比较容易感染艾滋病。所以我们要远离毒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更不能去卖血。

输血及被污染的血制品也是危险源之一。输血可能将大量艾滋病病毒直接输到被输血者血液中,导致感染的危险性极大。所以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确保无污染的情况下经医生的指导使用。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也可能导致传染,另外被感染 的文身器材和刺针也能传播艾滋病。

日常生活中不要借用他人牙刷、剃须刀、穿耳针等私人用品,也尽量不要去纹身,防患于未然。另外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也可能导致交叉感染。医院接产人员应对操作行为进行规范管理,防止污染源外泄。

最后,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患者。

(责编:家庭医生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AIDS和HIV的区别

HIV是一种病毒,它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的元凶。是导致艾滋病(英文缩写AIDS)的病毒。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Q:AIDS和HIV的区别

HIV是一种病毒,它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的元凶。是导致艾滋病(英文缩写AIDS)的病毒。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Q:这是不是艾滋病症状?

HIV感染的临床表现分无症状的潜伏和严重的机会感染及肿瘤的临床症状。一、无症状的潜伏期从感染HIV2-12周后,多者6-8周,抗HIV抗体转为阳性,此时少数人呈现一过性急性感染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僵直、淋巴结肿大、关节痛、肌痛、斑丘疹、荨麻疹、腹痛、腹泄及个别病人出现无菌性脑膜炎,查白细胞正常,但单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比例轻度降低,血小板轻度减少。其后持续呈无症状期,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开始发病,无症状期可持续2-5年也有超过15年以上,大多数成人和青年感染HIV后,可长时间没有症状,但可检出病毒复制。随着免疫系统损伤,病毒不断增多,大多数感染了HIV的人才出现相关症状,如开始时出现倦怠感,发热持续不退,食欲不振和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继而出现腹泻、盗汗、淋巴结肿胀(首先腋下、股部等)全身症状。当HIV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常出现痴呆、健忘等症状。如果仅具有病毒抗体,而没有AIDS的特有的机会感染等症状时,称AIDS相关征候群(AIDS-relatedcomplex,ARC)以及持续性全身淋巴结病(PGL)。HIV感染后经过2-5年最终发展成AIDS者具有10%左右,ARC30%左右,而无症状的HIV携带者占60%左右,从ARC发展成AIDS者占15%左右,所以大量患者为无症状的携带者。这就给AIDS的预防带来极大的困难。HIV感染分类及AIDS诊断标准。美国1993年修订的HIV感染分类系统及在青少年和成人中扩增监测艾滋病病例的诊断标准见表1表1美国1993年修订的HIV感染分类系统及AIDS诊断标准CD+4T淋巴细胞分类临床分类(A)(B)(C) 无症状的,急性(初期)HIV或持续的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有症状,但无A或C的情况有艾滋病指征①≥500/μlA1B1C1②200~499/μlA2B2C2③<200μl(T细胞计数中的艾滋病指征)A3B3C3该标准是根据HIV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分成A、B、C三种,又用CD4+T淋巴细胞计数将每个临床类型分成三个等级,在上述3种临床分类中,除分类C全部属艾滋病例外,凡CD4+T淋巴细胞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AIDS HIV 艾滋病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