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食物一旦放进冰箱,就等于穿了一件“保护服”,可事实却并非如此。近日,浙江东阳的黄阿姨就是由于过分相信冰箱的“保鲜”功能,吃了存放在其间一年多的过期笋罐头,结果导致食物中毒,进而演变成急性心肌炎,差点丢了性命。医生提醒,食物不宜在长时间存放在冰箱内,剩饭别吃3天,果蔬最多一周,酱料能放两月,市民应及时清除冰箱中超期存放的“僵尸菜”或“僵尸肉”,以确保家人吃得健康而营养。
黄阿姨今年52岁,陡然想起冰箱里还有一年前买的一盒笋罐头,眼下正好可以用来下饭。于是黄阿姨打开冰箱,打开罐头,就着饭,大快朵颐了一番,心里还美滋滋的。可没曾想,当天下午黄阿姨便出了问题,肚子“咕咕噜噜”一直闹个不停。黄阿姨以为蹲蹲厕所就能过去,可没想到一下午都不得安宁。熬到了第二天晚上,黄阿姨恶心、呕吐有更有着加重的趋势,一家人决定,等天一亮就上医院查查。可还没等到天亮,黄阿姨体内的防线便全面溃败,开始昏沉嗜睡,叫也叫不醒。凌晨5点多,黄阿姨被家人送到医院急救中心。
常见的食物中毒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可污染食物,并在食物里大量繁殖,有的还产生毒素。人吃了含有大量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就会发生食物中毒。
(2)化学性食物中毒。由于麻痹大意,误食了有毒的化学性食物或食用了被农药所沾污的食品而引起食物中毒。
(3)有毒动植物中毒。常吃的食物由于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没有把食物中的有毒成分除去,或误食了有毒的动植物而引起的中毒,常见的含有毒素的动植物有:河豚鱼,腐料蔬菜,发芽土豆,苦瓠子,毒磨菇等。
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1、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外出不便洗手时一定要用酒精棉或消毒餐巾擦手。
2、餐具要卫生,每个人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饭后将餐具洗干净存放在一个干净的塑料袋内或纱布袋内。
3、饮食要卫生,生吃的蔬菜、瓜果、梨桃之类的食物一定要洗净皮。不要吃隔夜变味的饭菜。不要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和病死的禽、畜肉。剩饭菜食用前一定要热透。
4、生、熟食品要分开,切过生食的刀和案板一定不能再切熟食,摸过生肉的手一定要冼净再去拿熟肉,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冰鲜的食材,最好能放到冰箱的冷藏区自行解冻或者是使用微波炉。而冷冻食品不要进行二次冷冻,解冻一次后要尽快处理。
6、冰箱的冷藏区温度必须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下,冷冻区也要保持在零下15摄氏度以下。冰箱不能存放过多的食物,避免冰箱内的温度升高。
7、 超过保质期的食材,不要犹豫,马上扔掉。生鲜的食材,闻到异味后立刻处理掉,舍得的浪费有时还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