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6日报道,英国三岁男孩丹尼尔因患有性别焦虑症,想要变性成女生,成为英国年龄最小的性别焦虑症患者。
三岁的丹尼尔喜欢芭比、玩偶,不喜欢穿男生的衣服、不喜欢踢足球。他告诉同学自己长着男生的身体,女生的脑袋,自己想做女孩。丹尼尔的母亲凯利•麦克法迪恩对此很烦恼,直到她无意在厕所中看到丹尼尔拿着剪刀,想要剪掉阴茎。她当时惊呆了,接着安慰儿子,而后得知丹尼尔想变性成为女生。
何为性别焦虑症?
性别焦虑症(Gender Dysphoria)又称社会性别焦虑症、性别认同障碍、性别认同困惑、性倒错及易性癖。这一名词是用来界定那些生理上是男人,但其内心感觉自己是女人,或一个生理上是女人,但其内心感觉是男人的情况。
患上性别焦虑症的原因
中小学女教师过多是造成男生女性化的原因之一,过于突出的女性氛围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利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失误是造成性别感错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现在,中国的大部分家庭子女为独生子女,将男孩当女孩养和女孩当男孩养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致使有些男孩长大了行为类似女生,经常遭人嘲笑,要经过艰难的抵抗,才能回复“正常”。
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如人们要求男性行为体现出阳刚之气,女性行为表现出阴柔之美。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受到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而对孩子性别教育的缺失,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结果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别角色的错位,带给孩子的将是心灵的扭曲和伤害。
性别焦虑怎么办?
如果注意观察的话,早在两岁时,部分小孩就会表现出性别焦虑症。如果强迫有性别焦虑症的小孩打扮成出生性别,他们可能会剧烈反抗,拒绝上学,也不跟小伙伴玩。到了青春期,第二性征开始发育时,有些孩子会希望把这些性征藏起来,有的男孩刮腿毛,有的女孩硬束胸。到了成年时,有些人甚至会厌恶自己的生殖器官,不愿被伴侣看到或碰触。
遗憾的是,目前对干预手段的研究结果不多,且缺乏足够长时间的追踪研究,因此难以判断。而家长目前最好的办法,可能是先对小孩采取“观察式等待”。据统计,男孩小时候如有性别焦虑症,持续到成年的几率大概在2.2-30%。女孩小时候如有性别焦虑症,持续到成年的几率大概是12-50%。可见,大部分性别焦虑症其实会随着成长消失。只要倾听他们曾经遭遇的委屈和无措,为他们提供一个友善的环境。等成年之后,跨性别者通常能更好地让自己和外界和平共处,比如易装改名,结交同样心理性别的朋友,于是更少抑郁,也更少焦虑。
如果性别焦虑症一直难以缓解,可以先选择激素疗法,帮助抑制那些“不想要”的第二性征,加强一些“想要”的第二性征。据2011年美国在400个变性者身上的研究,那些接受激素疗法的变性者,抑郁、焦虑、压力都更少,生活质量则更高。
如果激素疗法还不足够,接受完整专业的身心评估后,评估结论是变性手术会改善心理健康情况,那么就应该鼓励性别焦虑者进行变性手术。当然,手术前必须先处理好其他可能存在的心理疾病,确保手术意愿真实可靠。再强调一次,“跨性别者”必须是清醒状态下不适应自己先天性别的人,受其他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影响而“相信自己是另一性别”的不算,还有人因为审美或者健康原因接受阉割,也并非真正的跨性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