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这句话因为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86岁高龄的阎肃昨天(2月6日)因脑梗在北京逝世而让更多人记住了。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董强教授强调:“患者和家属快速识别脑梗症状的口诀是:“言语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具体是让患者做三个测试:
1、语言测试,请患者复述一句短语,如说话不清楚或者无法说话;
2、微笑测试,请患者“露齿”或微笑,一侧面部表情不正常;
3、举手测试,请患者闭眼,如双臂平举10秒钟,一个手臂无法维持。
患者只要出现这三个症状的其中任意一个,就要毫不迟疑地送医院。
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史的中老年人,其家人及朋友尤其要注意,一发现其有上述症状,即警惕是中风,即要马上求医。冬春季节,气温变化大,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更要注意防范。
此外,医生还告诫,中风并非老年人的专利,有的年轻人因不良生活习惯等也诱发了中风。
轻微脑梗塞有哪些症状?
1、头晕、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一般认为头痛、头晕多为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
2、短暂性视力障碍,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是较早的脑梗塞预报信号。
3、语言与精神改变,指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或出现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嗜睡。
4、其他先兆表现,如恶心呕吐或扼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或耳鸣,不明原因的反复鼻拙血,常为高血庇脑拙血的近期先兆。
5、困倦与嗜睡,表现为哈欠连连,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随着脑动脉硬化加重,动脉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严重恶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脑梗塞发作5至10天前,频频打哈欠,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重要的报警信号。
6、躯体感觉与运动异常,如发作性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手握物体失落,原因不明的晕倒或跌倒,单侧面瘫,持续时间花24小时以内。追访观察,此类现象发生后3~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脑梗塞。
轻微脑梗塞要趁早治疗
其实能及早的发现轻度脑梗塞是患者不幸中的万幸,因为及时发现,用药物干预还完全来得及,只要坚持用药完全可以防止轻度脑梗塞发展成重度脑梗塞,那么该用什么药来防治轻度脑梗塞?首先要知道防止脑梗塞进展和复发,改善脑梗塞症状这在医学上叫科学的二级预防,目前西药有阿斯匹林比较常用,但缺点是有效率为53%,有47%的人会产生用药抵抗,而且长期服用容易引起胃出血,带来肝肾损伤;脑梗塞领域目前国内的二次研发成功的现代中药有较好的综合防治作用,服用安全,作用靶点多,长效性强,但缺点是服用剂量大,而且质量不稳定。如果中药能改善剂量大,成份不稳定的遗憾,那么就正是脑梗塞这种慢性病患者的最佳用药选择。
预防中风需要做些什么?
1、注意控制食量
总的原则是保持能量代谢的平衡或轻度负平衡,体胖和超重者更应注意降低热量。每餐最好维持在八分饱(晚餐更不可过饱),决不可暴饮暴食。中老年人对糖的耐受力差,宜进低糖饮食。
2、宜进低盐饮食
摄取盐愈多,脑中风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也愈高。研究表明,低盐饮食对预防重症高血压和脑中风有重要意义。血脂高、高血压、脑中风患者,每天食盐摄取量最好低于6克。伴有严重水肿的心脏病人或肾脏病人,必要时应进无盐饮食。
3、宜进低脂饮食
脑中风患者平时的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我们的膳食中有许多低脂低糖食物,如荞麦、燕麦(两种麦类均可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小米、薯类、苦瓜、冬瓜、菠菜、胡萝卜、茼蒿菜、芹菜、香菜(也叫芫荽或胡荽)、空心菜、荠菜、蕨儿菜、苋菜、油菜、马齿 苋、荸荠、茭白、竹笋、茄子、枸杞、玉竹、黄精、紫菜、海蜇皮、海参、淡菜、各种有鳞的海鱼、蛇肉、龟、鳖、鲍鱼、去皮的禽畜肉、黑木耳、白木耳、黑芝麻、番石榴、西红柿等。因为常进油腻的高脂、高胆固醇饮食,是导致与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血栓形成引起脑中风发作的重要原因。所以老年人尤其是体胖的老年人平时应进低脂食物,特别是应限制动物脂肪和不吃动物内脏等。
4、常食降脂食品
常吃些有降脂降胆固醇以及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作用的食品对预防脑中风的发生意义重大。如小米、养麦燕麦、绿豆、黄豆制品、酸奶、香菇、黑木耳、姜、大蒜。洋葱、芹菜、花菜、茶叶、山楂、海藻、海带、甲鱼、蜂皇浆、芝麻油、玉米油、米糠油等都是比较适宜的。
5、食品合理搭配
饮食应多品种多变化,注意主副食、荤与素、粗细粮的合理搭配,不可偏食。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一般每天每公斤体重宜保持在0.5~1克。对人体有益且含人体必需搭配的蛋白质,主要有牛奶、豆制品、鸡蛋等。
6、多吃新鲜蔬菜
绿叶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维生素C有助于保护血管壁,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减少脆性,生防止血管出血,对预防与减少脑中风和心梗等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7、及时补充饮水
饮水过少可致血液浓缩和粘稠,易引起脑血栓形成。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