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要直面中国特色,锁定预防靶心,将H型高血压纳入慢病防控计划。”3月16日,在“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解读沟通会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前主任委员霍勇教授表示,专家共识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脑卒中的防治将进入从源头上精准预防的新阶段。
大量研究显示,血中同型半胱氨酸(英文缩写为Hcy)升高是我国居民卒中高发的“罪魁祸首”之一,是导致高血压病人发生脑卒中的最大帮凶。我国3亿高血压患者中,50%~80%为“H型高血压”,其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至正常人群的10~28倍。
2007年,霍勇教授率领团队对8项以脑卒中为终点的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一举登上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论文结果显示,“补充叶酸能够使Hcy下降超过20%,进而使脑卒中风险显著下降25%。”
为了强调Hcy的重要性,2008年,我国学者开始将这种“伴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高血压命名为“H型高血压”。“H型高血压”是最容易发生脑中风的高血压,“H”一语双关,既指hypertension(高血压),又指Hcy升高。由于正常饮食摄入很难获取每日0.4毫克以上的叶酸,对于H型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应该作为首选。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说,大量研究表明,0.8 mg叶酸与依那普利组方降同型半胱氨酸作用最强,而且安全。另外,固定复方与自由联合用药相比,患者的依从性和效果更好,符合“一口水,一片药,安全有效”的慢性病长期用药原则。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式不同。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
我们来看看叶酸有哪些神奇作用?
1、作为体内生化反应中一碳单位转移酶系的辅酶,起着一碳单位传递体的作用。
2、参与嘌呤和胸腺嘧啶的合成,进一步合成DNA和RNA。
3、参与氨基酸代谢,在甘氨酸与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同型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充当一碳单位的载体。
4、参与血红蛋白及甲基化合物如肾上腺素、胆碱、肌酸等的合成。
叶酸对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及各种氨基酸的代谢有重要作用。
参与嘌呤和嘧啶合成:作为辅酶参与核酸合成中嘌呤和嘧啶的形成,在细胞DNA合成中发挥作用。
参与氨基酸相互转化:参与二碳氨基酸和三碳氨基酸相互转化。促进了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组氨酸与谷氨酸,半胱氨酸与蛋氨酸的转化。此外,叶酸还是含铁血红蛋白的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