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的刘女士有个持续10年的怪病,一日三餐吃的非常少,有时吃下去的食物还会反流呕吐出来,长期营养不良使她瘦如“纸片”。半个月前,刘女士因反流的食物进入气管造成肺部感染来到医院就诊,医生发现她的食管竟然和胃一样巨大,10年来的怪病竟是食管和胃之间的“阀门”出现了问题。
家住后湖的刘女士从小饭量不大,每天只吃几口饭,父母一直都觉得她是女孩子,饭量比别的孩子小是性格矜持,也就没太在意。刘女士成年后,一餐也就吃小半碗饭,长期吃得少,让她长得十分瘦小,读书时有同学给她取了个“纸片人”的外号。自从10年前刘女士生完孩子,她的饭量不仅越来越小,有时还会觉得吃进去的食物噎在胸口无法进入胃部,需要喝几大口水来帮助吞咽。由于从小饭量就小,刘女士总觉得自己就是不会吃饭,也从没去过医院。
一年前,刘女士食难入胃的情况变得严重,不但饭量急剧减少,常常吃进去的食物还会反流呕吐出来。半个月前,刘女士在一次呕吐时被食物呛到了,没过几天就高烧,她这才到医院看病。医生检查时发现她的食管十分巨大,最宽处的直径达到8厘米,快和胃一样大了,且整个食管全部积压在右侧胸腔。最后,刘女士被诊断为严重的贲门失弛缓症,食道内有大量的食物残留物。
什么是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食管功能障碍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弛缓不全,食物无法顺利通过而滞留,从而逐渐使食管张力、蠕动减低及食管扩张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入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
该病有什么症状呢?
贲门失弛缓症主要临床表现有吞咽困难、反食、胸骨后疼痛、体重减轻等,最常见于20岁到39岁的青年人,可继发食管炎、食管溃疡和出血、食管气管瘘、自发性食管破裂和食管癌等。年轻人一旦发现有食不下咽的情况,应提高警惕,切莫只以为是心情不好没有胃口,若长期进食困难或进食时间超长、吞咽困难,甚至食后便吐,则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