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独自留在大城市打拼,每天忙忙碌碌,一日三餐都在外面解决,年轻嘛,身体好,经得起折腾——哪个年轻人没有过这样的想法。
但这样的吃法,让一个年轻人,在26岁时跟死神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科刚刚抢救了一位突发心梗的年轻人,虽然不是他们碰到过的最年轻的心梗病人,但了解了他的经历之后,医生觉得,大城市这样生活的年轻人太多了,一定要提醒大家。
小伙子是前天傍晚来急诊的,当时,他只身一人,没有人陪着。“医生,我胸口痛,从来没有那么痛过。”小伙子进来时,捂着胸口,扭着眉头,脸色苍白,额头上沁出一层汗珠,看得出他很难受。看到他这模样,接诊的医生就考虑,小伙子可能是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检查很快确诊,要立即做手术,打通堵塞的血管。
手术是心内科主任童鸿做的,看到小伙子的血管情况,童医生一直感叹,他太幸运了。“两根血管堵了一根,但堵住的地方很快又通了,通出一点点细缝,所以还有点血流,要不然早就出大问题了。”手术很顺利,小伙子救回来了。不过,看着他的身板,医生们还是有些疑惑:1.70米出头,体重看上去顶多也就60公斤,一点也不胖,怎么血管堵得那么厉害?
小伙子是江西人,大学毕业三年了,今年春天刚到杭州工作,从事IT行业。跟很多独自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一样,一个人住,也不会做饭,一日三餐几乎都在外面吃,不是快餐,就是朋友聚餐,偶尔会给自己买些水果吃,但总的来说过得比较糙。“其实,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也经常吃快餐的。”小伙子后来告诉医生,虽然觉得快餐不健康,但自己还年轻,身体也挺好,所以根本没放心上。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200万。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因如下:
1、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6、吸烟、大量饮酒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后必须做好二级预防,预防心肌梗死再发。患者应采用合理膳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心态平衡。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β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及ACEI制剂,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复查。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对公众及冠心病患者应普及有关心肌梗死知识,预防心肌梗死发生,万一发生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除上述二级预防所述各项内容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过度劳累
尤其避免搬抬过重的物品。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2、放松精神
愉快生活,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
3、洗澡时要特别注意
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4、气候变化时要当心
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或适当防护。
5、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