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医院就诊时,“一院一卡”给很多患者带来了不便。近期这种不便正在结束,北京市22家市属医院中已有19家取消了就诊卡,患者持医保卡即可就诊,外地患者也只需办理一张22家市属医院通用的“京医通”即可。
北京19家市属医院取消院内就诊卡
在“一院一卡”时代,患者每到一家医院就医,就需要办理一张就诊卡,这意味着患者需要重新填写一遍信息,绑定一遍银行卡,如果不同医院可使用的银行卡不同,甚至需要重新办理银行卡,带来的是一系列的重复工作。实行网上预约挂号之后,就诊卡也一度成为了网上预约挂号的“门将”,必须办理就诊卡之后才可以在网上进行挂号。
这样的情况从去年开始有了改变。去年6月份,市卫计委透露,将在市属医院中推行医保卡就医制度。在今年,市医管局宣布在市属医院推行“北京通·京医通”卡,这相当于各医院有了就诊“一卡通”。今年年底前,所有市属医院都将在“北京通·京医通”微信挂号平台上开通预约功能。届时,医保卡患者注册登录后,绑定医保卡即可预约挂号并支付挂号费,首次到医院取号时将自动关联京医通系统。外地患者办理京医通卡后,在22家市属医院就诊也可实现“一卡通”。
目前,北京市22家市属医院中,已有19家取消了就诊卡,患者凭医保卡,外地患者办理“京医通”即可就诊。这19家医院分别是:友谊医院、同仁医院、朝阳医院、积水潭医院、天坛医院、安贞医院、世纪坛医院、宣武医院、中医医院、肿瘤医院、首都儿研所、妇产医院、口腔医院、佑安医院、地坛医院、回龙观医院、小汤山医院、老年医院、清华长庚医院。
淄博:社保卡代替就诊卡 淄博已有医院全面实现
社保卡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目前,淄博市已在中西医结合医院(市八院)开展社保卡代替就诊卡系统建设,在该院持社保卡直接就诊已全面实现,今后将逐步推开。
众所周知,市民到医院就医都要持就诊卡挂号看病,但现在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前来就医的市民可以持社保卡直接看病了,这也是社保卡服务的又一大便民举措。昨日记者了解到,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市医保处“诊间结算”项目的首批试点医院,医院增加资金投入,对医院HIS系统进行了业务升级,通过医保处、银行、医院三家合作,开展社保卡代替就诊卡系统建设,利用银联POS读取社保卡内信息,医院HIS与医保系统、银联系统实施全面对接,实现了患者在自助终端设备、门诊医生站、住院护士站,无缝隙完成医保联网结算、门诊住院缴费、信息查询等相关业务的办理。
据了解,患者持已有的社保卡,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虚拟账户(银医账户)进行关联。患者在医生诊间就诊时,便可一次刷卡、据实结算、即实结算,医保费用由医保个人账户扣除,自费部分由个人银联卡支付。最大限度减少了就诊过程中往返缴费的次数,节省了就诊时间,同时,患者还可实时掌握就医全程所发生的每项费用及对应的医保政策和报销比例。
就诊卡变居民健康卡 成都医疗的小卡大计划
经过在雅安、绵阳、成都双流等多地试点之后,四川省直机关居民健康卡正式首发。近日,由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牵头、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承办的“四川省直机关居民健康卡首发仪式”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举行,在蓉省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进行集中信息采集后,居民健康卡将首次对省直机关单位批量免费发放。
据介绍,居民健康卡是国家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提出的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跨区域跨机构就诊信息共享和费用结算的CPU卡。目前居民健康卡可在华西医院、省医院等24家省、市医院使用,按照计划,其他各级医疗机构也正在积极改造,预计到2017年底,将实现全省就医一卡通,2017年,成都市常住人口居民健康卡发卡率将达100%。
目前已完成居民健康卡应用环境改造的省级医院12家和市级医院12家(省级: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华西附二院、华西口腔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肿瘤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省第四人民医院、省第五人民医院、省骨科医院、省第二中医医院和省白内障专科医院;市级: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市第六人民医院、市第七人民医院、市慢性病医院、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和铁路分局医院等)。其他各级医疗机构也正在积极改造,预计到2017年底,将全面取消就诊卡,实现全省就医一卡通。下一步逐步实现全市、全省、全国跨地区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