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吴敏霞和施廷懋在双人3米跳水项目中夺冠,吴敏霞也因此夺得中国在本届里约奥运会上的第五枚金牌。这是吴敏霞第4次站上奥运会的舞台,4连冠共5枚金牌的成绩,不但超越了前辈伏明霞和郭晶晶,还让她成为唯一一位蝉联四届奥运冠军的中国运动员。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已经是而立之年的吴敏霞早就经历了大量的伤病,她的夺金之路也一直被这些伤病包围。到今年的五月,吴敏霞还在克服腿伤。
5月9日,吴敏霞在微博中写道:“经过一个多月的折腾,伤口终于不用担心在被跳裂开了。这次的受伤确实耽误了一些训练和比赛,甚至还留下了一条伤疤。但现在能正常训练了,我已经很欣慰了。只不过恢复的过程会更辛苦,加油吧!结果不可预测,但至少我努力过了!”
跳水看起来是一项水上运动,在我们眼里,和水接触的运动并不容易受伤。但其实跳水比很多其他的运动项目更容易受伤。如果平衡和角度掌握不好,下水的瞬间冲击力容易造成耳膜、视网膜受损。另外,跳水时为了保证姿势标准优美,擦伤、拉伤也是很常见的。而且伤病对于需要长期接触水压、水流的跳水运动员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
2008年以后,吴敏霞已经明显感受到伤病开始多了起来,直到今天,吴敏霞身上各个部位都曾受过伤,她形容自己身上已经“没有地方去增加新伤了”。了解吴敏霞的人们都知道,她本来就是就容易受伤的体质,也因此,吴敏霞曾被队友们笑称为“玻璃美人”。
在2012年,吴敏霞就曾经受过比较严重的腰伤。当年接受采访时,吴敏霞也坦言腰伤是对她影响最大的,因为腰是跳水运动员比较核心的部位,疼起来对于动作发力的影响会比较大。当时的吴敏霞还伴随着脚伤,在没有得到很好恢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训练,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年过30对于一般的跳水运动员来说已经意味着退役,然而吴敏霞却选择了再次征战奥运。这对于她来说,需要比年轻的运动员流下更多的汗水,承担更多的伤痛。
吴敏霞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伤病每天都有,一直都在。过去认为伤病是敌人,非常抵触。在习惯后,伤病变成了朋友,有时突然感觉不到时还会不习惯。伤病已经锻炼了我的意志力,让我拥有了可以克服的能力。”
让我们向这位坚强的跳水运动员致敬,希望吴敏霞在未来仍然能活跃在她挚爱的跳台上。
小知识:
运动员在崴脚后,如何处理才能尽量降低损伤?
崴脚后正确处理可采用四个步骤:休息、冰敷、固定和抬高。
1、休息:立即停止行走、运动或劳动等活动。
2、冰敷:冰敷使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出血或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受伤后越早进行越好。方法是,取冷水浸透的毛巾敷在受伤处,3分钟左右更换1次。也可将冰块、冰水装入塑料袋中直接进行外敷,每次20~30分钟。
3、加压包扎:冷敷的同时或冷敷后,可用绷带、三角巾等布料加压包扎踝关节周围,亦可用数条宽胶布从足底向踝关节及足背部粘贴、固定踝关节,以减少活动度。无论包扎或用胶布粘贴,均应使受伤的外踝形成足外翻,或使受伤的内踝形成足内翻,以减轻对受伤副韧带或肌肉的牵拉
4、抬高:取坐位或卧位,同时可用枕头、被褥或衣物、背包等,把足部垫高,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
扭伤后马上贴膏药会比较好吗?
许多人伤后立即贴膏药,以为这样伤痛会好得快些。其实这样做适得其反,反而会使局部肿胀和疼痛更加厉害。
由于人体组织在受到外界损伤后即呈现炎症反应,液体大量自血管内渗出到扭伤处,使局部出现肿胀,继而压迫周围神经引起疼痛。这种反应在24小时内可达到顶峰,如果在此期间贴上伤湿止痛膏,其活血作用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自血管内渗出的液体也会增多,这样反而加重了局部肿胀和疼痛。所以跌打损伤后24小时内贴膏药是不妥当的。
正确的做法是,损伤后在皮肤无破损的情况下,立即冷敷或用冷水冲洗患处,使患处血管收缩,这样可减轻当时的肿胀和疼痛。24小时后再贴膏药,既可减轻疼痛,又可缩短病程。
奥运专题:奥运之巅·荣耀之伤 里约奥运最新动态、奥运健将伤病故事、 倡导全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