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中时电子报”9月6日报道,科学家发现寨卡病毒可存活在眼睛里,且有可能通过眼泪传播。目前已有病例出现眼部疾病甚至失明的情况。另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从寨卡疫区返回的人士在半年内应进行安全性行为或禁欲,以免传播病毒。
据报道,对感染寨卡病毒的老鼠胚胎、新生儿和成鼠眼部的研究发现最近已发表在生活科学期刊《细胞报告》(CellReports)上。报告作者之一、华盛顿大学医学部(Washington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教授MichaelDiamond说,研究显示,眼睛可能被寨卡病毒当作储水池,科学家应检视寨卡病患是否眼睛出现病毒的迹象以及该迹象出现时间的长短,因为病人的眼泪可能会散播此病毒。下面我们来了解下寨卡病毒还有哪些传播途径,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预防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传播途径
寨卡病毒主要是人被带有寨卡病毒的斑蚊叮咬后,经过约3-12天的潜伏期后,约五分之一感染者会发病出现症状。感染者在发病时期,血液中存在寨卡病毒,此时如再被病媒蚊叮咬,病毒将在病媒蚊体内增殖,约10天左右,病毒进入蚊子的唾液腺,就具有传播病毒的能力,而当蚊子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时,这个健康的人就会感染寨卡病毒。此外,也可能经由性行为、垂直传染(在怀孕期间由母亲传染给胎儿)而感染。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该病毒有可能通过性接触在人际间传播,不过仍需更多研究以确认性传播是否为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之一。
寨卡病毒如何预防?
与大多数的病毒感染一样,对于寨卡病毒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人类染病之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休息饮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一些流感病毒,人类已经研发出了疫苗,但寨卡病毒还没有疫苗可用,目前可做的就是减少到相关的疫区,避免与蚊虫接触,保护好自己。
目前无疫苗。减少寨卡病毒感 染来源(去除和改造滋生地)以及减少蚊虫与人的接触可减少感染发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驱虫剂;穿戴尽可能覆盖身体各部位的衣服,而且最好是浅色衣 服;采用纱网、门窗紧闭等物理屏障;蚊帐内睡觉。另外较为重要的是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实施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从而去除可 使蚊虫滋生的环境。
要保护自己免患寨卡病毒和其他蚊媒疾病,采取上述措施,避免受到蚊子叮咬。孕妇或者计划怀孕的妇女应当遵循这一建议,当前往已经出现寨卡病毒疫情的地区旅行时也可征求当地卫生部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