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件事,让房颤患者远离中风
昨天是“世界心脏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霍英东心脏大楼办公室,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吴书林教授。吴书林教授指出:“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中风。与普通人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近5倍。但房颤患者若能做好三件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卒中危险风险测评、坚持正确用药、坚持长期规律服用抗凝药,就能预防和减少中风的发生。”
在此,我们听闻一个许多人都因不了解房颤而产生的疑惑。
周大伯的儿子怎么也想不到,63岁的老父因中风造成的半身瘫痪,究其原因竟是房颤惹的“祸”。
“当天父亲正在厨房做饭,突然‘咚’地一声栽倒在地上。我跑进屋一看,发现父亲嘴角歪斜,说不出话,胳膊也不听使唤了。家人赶紧拨打120送往医院,医生说是中风。”周大伯的儿子回忆,去年底,父亲常常感觉心悸、头晕,心脏跳得时快时慢,到医院一检查,确诊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叫“房颤”。医生给开了抗凝药,叮嘱要按时用药。前些日子,周大伯感觉身体没什么不适,自己就擅自停药了。可万万没想到,后来就突发中风,落下了半身瘫痪,后果已无法挽回。
“明明是心脏问题,怎么会中风了呢?”这是很多人都不了解的问题。
症状虽轻,危害严重
吴书林指出,房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房颤的主要症状有心悸、眩晕、气促等,但也有一些患者没有任何症状。
房颤的症状虽轻,危害却很大。房颤发生时,心房有效的收缩功能消失,这导致心房内的血液淤积并可能产生血栓。血栓脱落后,会随着血液流动,停在哪里,就可能会造成相应部位血管的堵塞,如脑栓塞和肺栓塞等。在这些栓塞事件中,最常见的是脑栓塞,即卒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
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风相比,房颤导致的中风更可怕。这是因为相较于血管内的空间,心房内更“宽敞”。若心房中有凝结成块的血栓,其个头更大,极易堵塞人体中较大的血管。这就导致了房颤引发的中风有“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有研究显示,房颤引发的中风30天内的死亡率可达25%,一年内死亡率则高达50%;中风后第一年累计复发率高达6.9%[房颤导致的缺血性卒中疾病负担研究。
做好三件事,让房颤患者远离中风
幸运的是,虽然房颤引发的中风危害大,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有效减少中风事件的发生。目前,抗凝是国内外公认的预防房颤引发脑中风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抗凝治疗是通过阻止心房中血液凝集成血块,达到预防脑中风的目的。吴书林教授提醒:“我们一直在强调房颤抗凝的重要性。患者若能做好三件事,与房颤相关的中风事件就会大幅减少。”
首先,到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卒中风险测评。有些房颤病人存在心悸、乏力、心衰等症状,他们误以为服用药物控制好这些症状,也就预防了中风。实际上房颤患者的中风与其危险因素有关,而与房颤症状无关。我市很多医院如广东省人民医院都设有专门的抗凝门诊,房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评判个人的中风危险因素。
其次,要正确用药。如果评分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就应该服用抗凝药来预防中风。但很多房颤患者仍在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其实不是抗凝药,它是通过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阿司匹林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栓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房颤导致的血栓效果有限。
最后,坚持长期规律服用抗凝药。抗凝药需要长期坚持服用,不能时断时续。即使没有感觉不适,不等于说中风的风险消失了,因此不能停药。专家提醒,房颤患者一旦停止抗凝,中风会随机“找茬”,“乘虚而入”。
“简便抗凝治疗”受追捧
过去几十年中,临床上常用的传统抗凝药是华法林,但华法林由于剂量个体差异大,存在较多的药物和药物、药物和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病人需频繁去医院抽血监测抗凝效果,非常麻烦。
房颤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可能伴发多种慢性病,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此外,中国人饮食结构丰富,因此多年来房颤患者和医生都盼望能有一种服药饮食禁忌少、用药方法足够简单、不用反复监测的“简便抗凝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出现,让“简便抗凝治疗”方案成为现实。以达比加群酯和沙班类为代表的新型口服抗凝药,不仅克服了华法林的局限性,服用方便,无需频繁监测,患者更容易坚持治疗,同时其疗效和安全性不劣于甚至优于华法林,而且在中国人群中安全性更佳。
日常预防做好四要素
既然房颤导致的中风如此凶险,一般人如何预防房颤,如何预防房颤导致的中风?吴书林指出,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四件事,就可大大降低房颤的发生,从而远离由此导致的中风。那就是有高血压病的要坚持降压治疗;有糖尿病的要将血糖降至正常范围;有高脂血症的要注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将血脂降到正常值;还有不吸烟。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