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世卫组织称消除麻疹任重道远

家庭医生在线 2016/11/12 11:44:14

世界卫生组织10日表示,尽管在2000年至2015年期间,世界范围内麻疹死亡下降了79%,但每天仍有近400名儿童死于这一本可预防的疾病。

麻疹仍旧威胁我们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免疫联盟等机构在10日所发表的一份联合报告中指出,2000年至2015年间,大规模麻疹免疫接种行动和日常接种覆盖范围的扩大至少挽救了大约2030万年轻生命,但取得的进展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在2015年,大约有2000万名婴儿没有接受麻疹疫苗接种,估计有13万4000名儿童死于麻疹。一半没有接种麻疹疫苗的婴儿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此外75%的死亡也发生在这些国家。

在世界范围内消灭麻疹的工作仍任重道远。麻疹死亡占儿童全部疾病死亡的2%至3%,受到麻疹病毒感染的儿童的死亡率能够达到10%。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投入使用的麻疹疫苗有效地减少了麻疹的疾病传播流行;同时,该疫苗的接种覆盖率也在日益提高。然而,在世界卫生组织6个工作区,消灭麻疹的目标仍未达到,麻疹至今在6个国家仍在大规模流行。

如何应对麻疹?

1、麻疹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很强,在人员拥挤、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更容易实现传播。建议到医院就诊的各类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进入诊疗场所时戴上口罩。

2、及时接种疫苗是保护儿童健康的关键,因此家长务必按照预约时间及时带孩子接种麻疹疫苗。如果发现孩子有疫苗漏种的情况,要尽快到接种门诊去补种疫苗。

3、如果发现自己出现发烧、红色皮疹、咳嗽等症状时,要尽快到医院诊治,并建议主动到发热门诊就诊,并戴上口罩。如果被诊断为麻疹,患者应根据医嘱住院或居家隔离休息和治疗,防止将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家人或同事。并按照卫生防疫人员的建议对周围密切接触的高危人群及时接种麻疹疫苗。

(责编:家庭医生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如何应对荨麻疹反复发作?

一、检测过敏源:在临床上有很多皮肤病的产生与恶化都与接触过敏源有关,荨麻疹也不例外。所以检测过敏源可以找到荨麻疹发作的原因,并作针对性治疗。 二、调整过敏体质:过敏体质人群应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调整过敏体质,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使用药物。 三、注意饮食,远离过敏源:不吃那些容易导致荨麻疹发作的食物,如鱼、虾、蟹、奶、蛋等食物。 四、做好日常护理:首先,不要用手去抓发作部位,抓痒不但不能止痒,反而会加重症状;其次,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衣着舒适宽松;最后,当荨麻疹发作时,不要进行热敷,热敷会使血管扩张,加重症状。

Q:如何做到防范麻疹传染?

"  以往的麻疹不易感染半岁以内的婴儿。因为宝宝从娘胎里带来了抗体武器,足够防身半年之用,麻疹病毒不能侵犯。只有先天抗体消耗殆尽,半岁以后的孩子才会被感染。可是近年出现了“小婴儿麻疹”(半岁以下的小患儿),这是因为如今的妈妈们小时候大都没有出过麻疹,而是接种了疫苗获得的免疫。这种免疫力不像感染麻疹后获得的终生免疫那么持久,因而妈妈自身就没有足够的抗体传给胎儿,新生婴儿也就缺乏防御能力,容易遭致病毒的侵袭。宝宝和妈妈同时得麻疹也就不奇怪了。  如何做到防范麻疹传染呢?1、改变免疫策略。我国目前儿童麻疹免疫程序为:全程免疫共3针即7个月初次接种,1.5岁、6岁各复种1针。不过,专家已经建议调整原有程序,如对大、中学生和青年人群进行麻疹疫苗的复种;对育龄妇女增加一次麻疹疫苗接种,可使母传麻疹抗体阳性率从一般的21.43%提高到接种后的90.91%,这样可减少新生儿麻疹的发病率。  2、控制传染源。更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者,一般病人隔离期是出疹后5天,若有肺炎延长到10天,接触麻疹者要隔离3周。患了麻疹的乳母要停止哺乳,以免感染小儿。  3、阻断传染途径。麻疹是呼吸道传染病,它主要经过呼吸道传播,患者的口、鼻、咽、眼的分泌物均含有病毒,当病人说话、咳嗽、打喷嚏时病毒就会散布到空气中,并通过鼻部、咽部或眼睛等部位侵入人体,密切接触者也可以借助手的污染而传播。病人的衣物要彻底消毒,冬春季节室内注意通风,托幼学校集体机构,注意室内紫外线消毒。  4、管理易感人群。凡未得过麻疹的或没接受过麻疹疫苗的人均易感染麻疹。麻疹的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麻疹病人后90%以上的人都会发病。流行期应加强对易感人群的管理,流行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少组织集体活动,减少感染几率,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饮食健康、均衡营养,生活规律、保证睡眠休息。  5、早期住院治疗。 一旦发现类似病儿或成人,应尽早就医,必要时住院诊治,便于传染源隔离,避免贻误病情。"

Q:荨麻疹的发病原因

你好荨麻疹病因?过敏、自身免疫、药物、饮食、吸入物、感染、物理激发、昆虫叮咬等原因引起肥大细胞依赖性和非肥大细胞依赖性导致的炎症介质的释放,造成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建议患者到正规的皮肤病医院来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