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16年~2020年)》。《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建立健全国家、省(区、市)、市和县、乡、村两个眼病防治工作网络,重点在儿童青少年中开展屈光不正的筛查与科学矫正。
《规划》要求,完善眼病防治服务体系,推动县域眼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落实眼病分级诊疗,建立医、防、康复结合的合作机制。继续做好白内障患者复明工作,推动屈光不正的规范化筛查、诊断与科学矫正;以分级诊疗制度为基础,加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力度;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诊断与治疗水平。巩固消除致盲性沙眼的成果。《规划》还强调,三级综合医院眼科和眼科专科医院应普遍开展低视力门诊服务,建立眼科医疗机构与低视力康复机构的合作工作机制;开展眼病防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开展眼健康宣传教育,加强数据收集与信息化建设;把眼病防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健康扶贫工作计划,加强与残联、教育、民政、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
眼睛保健的方法和措施
1、不乱用眼药水
由于很多眼药水都是非处方药,因此不少人眼睛一不舒服就随便滴一滴,结果越用越糟。不乱用眼药水,用也得对症,眼睛红了不一定就是炎症,也有可能是过敏,如果用了消炎的眼药水,专家说这样反而会更严重。一般只要是大包装,超过0。4毫升的眼药水都含有防腐剂。如果眼睛只是干燥、疲劳症状,我们一般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2、外出要戴太阳镜
眼睛很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侵袭,不但眼周皮肤会老化,对视力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只要一出门,尤其是夏天或去紫外线比较强的海边、高山,都要戴上太阳镜。
3、不用手揉眼睛
当眼睛不舒服时,人们会下意识地用手揉。殊不知,手上的细菌最多。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一双未洗的手可能藏有几十万个细菌,这些细菌会引起各种眼病,尤其红眼病等。因此,千万不要用脏手揉眼睛,如果眼睛不舒服,先把手洗干净,然后闭上眼睛,轻轻按一按。有异物时,也勿用手揉眼睛,应先闭上眼睛,等到眼泪大量流出时,再睁开眼睛眨几下,多数情况下,泪水会将异物冲洗出来。
4、不戴隐形眼镜
现在普遍使用的隐形眼镜,都是使用高分子材质制造的,透氧效果不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眼睛直接呼吸氧气,使角膜缺氧,一旦有细菌、病毒侵袭,就特别容易感染。建议首选框架眼镜,偶热佩戴隐形眼镜,最好半年验一次光。
5、打乒乓球、多转动眼睛
专家介绍说打乒乓球时,眼睛会随着快速运动的物体转动,起到调节、放松的作用,延缓老花、预防近视。
6、连续用眼绝不超过40分钟
专家认为,正确的用眼习惯是保护眼睛的重中之重。一次用眼超过40分钟,就会休息10分钟,眺望一下远处,或者闭眼休息一会,这样眼睛才不容易疲劳和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