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强直性脊柱炎的10个锻炼方法

家庭医生在线 2017/1/3 14:16:57

被医学界称为“不死的癌症”的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高度致残的疾病,约有15%的患者发展为重度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医学专家指出,早期确诊和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致残风险,到了关节动不了的时候,就要做手术了。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人白小忠今年24岁,在8岁那年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出现莫名的疼痛,双髋关节和脊柱的活动度和弯曲度越来越差,越来越僵直,最后无法弯腰和下蹲。他求医多年却久治不愈,最后遇上到家乡义诊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骨关节外科教授查振刚,终于有机会做手术。近日,他到广州接受了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之后双髋关节活动度大大改善,目前在积极进行康复锻炼。

一直以来,强直性脊柱炎都是人们比较关心的对象,而出现这种状况,不仅仅是因为此病对于患者身体的折磨是比较痛苦的,还有一点就是其治疗上是非常艰难的。专家表示,为了让自己少受一点痛苦,我们必须学习强直性脊柱炎的日常锻炼方法。

1、蹬空屈伸法:

动作要领:患者仰卧于床上,双手置于体侧,或扶于床边,躯体与上肢不动,双下肢交替屈髋屈膝,小腿悬于空中,像蹬自行车行驶一样的运动3~5分钟,次数逐渐增加。适应症:患肢肌肉萎缩,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功能受限,拄双拐不能行走的患者。

2、扶物下蹲法:

动作要领:双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体直立,身体与固定物半臂距离,双足分开与肩等宽,或尽量分开双足,慢慢下蹲,蹲下3-5分钟后再站起。每次1-3个,每日5次。适应症:髋关节轻度下蹲功能受限患者。

3、直腿抬高法:

动作要领:患者仰卧于床上,双手置于体侧,或扶于床边,躯体与上肢不动,患肢伸直屈髋向上抬起,小腿悬于空中。缓慢抬起,缓慢放下,双腿交替进行,每次运动3-5个,每天3~5次,次数逐渐增加。适应症:患肢股四头肌萎缩明显,髋关节屈曲功能受限,拄双拐不能行走的患者。这些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功能锻炼方法。

4、膝跪地,肘部伸直,两手撑地。在抬头后伸、右臂用力前伸高抬的同时,左腿向后伸直,尽可能地向上抬高,保持5秒钟后回位。重复上述动作,但要伸左臂、抬右腿。

5、面椅而站,将右足跟放到椅面上,保持膝关节伸直。当双手朝足部伸展时,身体尽量前倾下压,并保持6秒钟。然后放松,重复以上动作2次,每次使伸展增加一些。更换左脚,重复上述练习。

6、准备姿势,靠墙站立,肩、臀和足跟尽可能和墙贴近,下颌内收,头枕部靠墙。保持双肩下沉。上肢用力尽可能高地向上伸展,使身体拔伸挺直,足跟勿离地面。

7、仰卧屈膝,下颌内收,双手掌心相对。头肩尽力屈曲抬高,双手顺势向右膝外侧伸展,然后放松回位。重复上述动作,但双手顺势向左膝外侧伸展。

8、双膝跪地,两肘伸直,手掌撑地,头部尽量屈曲低头,背部尽可能地向上后拱。然后用力后伸抬头,腰部尽力下沉。

9、仰卧位,双膝屈曲,双足平放,臀部尽可能向上抬高,保持5秒钟后,缓慢将臀部放下。重复5次。

10、仰卧屈膝,双足着床;十指交叉,双臂胸前上举。双臂用力尽可能地向右转动的同时,双膝尽可能地向左转动,使腰椎产生最大幅度的旋转活动。然后,反方向重复。

(责编:张晓萌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有什么区别?

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类风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类风关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强直性脊柱炎恰好相反;类风关在各年龄段中均可发生,高峰年龄为30~50岁,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年轻人,高峰年龄为20~30岁;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大多为B27型,类风关无此现象;类风关以四肢小关节为主,上肢多于下肢,强直性脊柱炎下肢多于上肢,大关节多于小关节;骶髂关节炎在类风关中十分罕见,而在强直性脊柱炎中则高达90%以上;类风关的关节外症状以皮下结节、巩膜炎、胸膜炎为多,而强直性脊柱炎以眼虹膜睫状体炎、血栓性静脉炎为多;类风湿因子在类风关中为阳性,而强直性脊柱炎则大部分为阴性;类风关的X线表现以关节周围骨质疏松、骨质侵蚀多见,很少有钙化、骨化现象,而强直性脊柱炎则钙化、骨化较骨侵蚀更为多见。

Q: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关有何区别

  黄网友:

  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类风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1)类风关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强直性脊柱炎恰好相反;(2)类风关在各年龄段中均可发生,高峰年龄为30~50岁,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年轻人,高峰年龄为20~30岁;(3)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大多为B27型,类风关无此现象;(4)类风关以四肢小关节为主,上肢多于下肢,强直性脊柱炎下肢多于上肢,大关节多于小关节;(5)骶髂关节炎在类风关中十分罕见,而在强直性脊柱炎中高达100%;(6)类风关的关节外症状以皮下结节、巩膜炎、胸膜炎为多,而强直性脊柱炎以眼虹膜睫状体炎、血栓性静脉炎为多;(7)类风湿因子在类风关中为阳性,而强直性脊柱炎则大部分为阴性;(8)类风关的X线表现以关节周围骨质疏松、骨质侵蚀多见,很少有钙化、骨化现象,而强直性脊柱炎则钙化、骨化较骨侵蚀更为多见。

Q:强直性脊柱炎的幼儿会出现哪些症状?

  幼儿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有:   (一)附着点炎   肌腱端病是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特征性的病变。检查时关节外的某些部位有疼痛和触痛,此即在韧带附着于骨处发生的炎症反应,如足跟痛、肋胸关节连接处触痛等一系列幼儿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   (二)外周关节炎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外周关节炎较成人常见,可有下肢髋、膝、踝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多为单关节或少关节非对称性分布,其中以髋关节受累最常见,为幼儿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之一。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强直性脊柱炎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