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日本少女偶像团体“私立惠比寿中学”成员松野莉奈8日在家中昏迷,送往医院后不久就不治身亡,年仅18岁,疑是因为平均每天只睡3小时的不正常作息、工作太过劳累导致的“过劳死”。
“过劳”后往往会出现头晕,头痛,不定向的肌肉疼痛或者关节疼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过于紧张或者焦虑等等。
从医学上解释,“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太长,劳动强度增加,导致自身可能潜藏着的一些疾病急性恶化,往往这些疾病都是猝不及防,难以预料的,救治不及时就有可能会导致死亡。其中,导致过劳死的基础疾病大多数是由心血管疾病引发的,直接促成“过劳死”的五大疾病是:心肌病、脑出血、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疾病。
春节假期刚过,你是否已经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工作?在紧张忙碌工作之余,你是否做到了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在投入紧张的工作之时,应当警惕如何避免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压力大导致的“过劳”现象。
过劳死真的很难避免吗?记得在很多年前,某电视台也报道了一则年轻人过劳死新闻,同时电视台发动广大观众讨论预防过劳死的办法。不过,媒体的这种做法容易给人一种误导,好象过劳死真的没有好办法能够避免。如果从医学角度讲,会将过劳死视为疾病,要找病因、要捕捉发病前的预兆,要确认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等)。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很难掌握与这些内容相关的信息,于是从医学的角度,人们对于预防过劳死无从下手。
其实,人们要想预阻止过劳死悲剧的不断发生,不应依赖医学手段,因为预防过劳死主要不是一个医学问题。过劳死发生的高危人群往往是那些长期超负荷劳作的人群,这类人群多数没有基础性疾病(如冠心病等),他们往往会为了按时完成工作指标而拼命持续工作,其强度之大,远远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严重透支了自身的体能与脑力,心脑会因此骤然停止工作,结果表现为猝死。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每个人的适应能力与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超过这个极限就会引发猝死。至于这个极限是什么,有何标志,这只能由每个人自己来把握,因为没有统一发生过劳死的标准,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说到底,要靠自身的保护意识来预防过劳死的发生。只要让过劳死高发人群认清过劳死发生机理,从而树立明确的防范意识,这种预防不需要什么医学知识,人不要为钱而玩命,感到累得不行了,坚持不了了,就坚决地停一停,歇一歇,只有这样,才能轻松避免过劳死。
27个征兆暗示“过劳”
1、经常感到疲倦,忘性大;
2、酒量突然下降,即使饮酒也感觉不到有滋味;
3、突然觉得有衰老感;
4、肩部和颈部发木发僵;
5、因为疲劳和苦闷失眠;
6、一点小事也会烦躁和生气;
7、经常头痛和胸闷;
8、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电图测试结果不正常;
9、体重突然变化大,出现“将军肚”;
10、几乎每天晚上聚餐饮酒;
11、一天喝5杯以上咖啡;
12、经常不吃早饭或吃饭时间不固定;
13、喜欢吃油炸食品;
14、一天吸烟30支以上;
15、晚上10时也不回家或者12时以后回家占一半以上;
16、上下班单程占2小时以上;
17、最近几年运动也不流汗;
18、自我感觉身体良好而不看病;
19、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
20。星期天也上班;
21、经常出差,每周只在家住两三天;
22、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则;
23、最近有工作调动或工作变化;
24、升职或者工作量增多;
25、最近以来加班时间突然增加;
26、人际关系突然变坏;
27、最近工作造成失误或者发生人际关系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