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高血压患者注意5个关键

家庭医生在线 2017/2/17 16:19:01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我国将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发现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及时提供干预指导。

多种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心脏泵血能力加强(如心脏收缩力增加等),使每秒钟泵出血液增加。另一种因素是大动脉失去了正常弹性,变得僵硬,当心脏泵出血液时,不能有效扩张,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过比正常狭小的空间,导致压力升高。这就是高血压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和变得僵硬的老年人的原因。由于神经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动脉可暂时性收缩同样也引起血压的增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第三个因素是循环中液体容量增加。这常见于肾脏疾病时,肾脏不能充分从体内排出钠盐和水分,体内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

高血压患者怎么控制血压?

都说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血压的控制,但怎么才能有效控制血压呢?有些患者可能认为,只要服药就能把血压控制,有的认为药物副作用大,通过食疗、运动等方式也可以控制血压。其实,上述的提及到的都是高血压控制常见的方法,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1、控制血压要定期测量血压

如果有家族史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检查,在家也要量血压。此外,预防胜于治疗,而且高血压发病逐渐趋向年轻化,如果是生活作息不规律,经常抽烟、喝酒、肥胖等高危人群,也应该定期测量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能够及时控制。

2、控制血压要保持心情开朗

不良心理其实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容易造成血压波动。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凡事想得开,不要生气,遇事能自我开解,学会包容和理解,养成乐观的性格,心情开朗有利于身体健康以及血压的控制。

3、坚持用药是控制血压必要条件

如果想控制好血压的话,必须坚持服药。因为高血压仍然是不可逆的慢性疾病,只能用降压药进行控制。但切忌血压平稳后擅自停药或者减药,有可能造成血压不稳定,血压一旦突然升高,必定给生命造成威胁。所以,坚持服药是控制血压必要条件。

4、低脂低盐饮食控制血压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原则是低脂低盐,因为低脂低盐的饮食降低心脏的负担,同时也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尽量吃些清淡的食物。当然,清淡饮食并不是指吃素,要保证均衡营养,才能保证控制血压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健康。

5、做好预防是控制血压前提

做好预防也是控制血压的前提,年轻人要戒烟戒酒,注意自身的体重,太胖的人要减重。同时,合理饮食,不要长期吃太重口味的食物,作息要规律,采取合理的锻炼方式,加强体育锻炼。经过生活习惯的改变,血压仍然偏高,则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

(责编:张晓萌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慢性病都有哪些

你好,平时指的慢性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气肿等,这种疾病是属于长期慢性的,一般不能够治愈会反复发作,一旦确诊需要定期检查评估身体情况,同时需要通过长期的用药控制病情的发展。比如平时需要低盐低脂,少吃多餐,密切监测血压血糖情况。避风寒预防感冒,以免导致肺部感染加重。

Q:什么是慢性病?

你好,慢性病专门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慢性病会导致巨大危害,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危害。而一些学者发现,慢性病的发生与消化系统有重大关联,并提出了发生规律的研究理论。

Q:日常饮食生活中如何防治慢性病?

在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的过程中,个人饮食有以下四个需要控制的方面:第一是要控制数量,虽然食物有各种营养价值,但是如何摄取合适的量;第二是控制种类,哪些食物应该多摄入,哪些食物应该少摄入,哪些东西经常摄入但量要把握住;第三是控制烹调等加工方式,不能过度的使用高温、高脂这种手段,对食物的营养价值破坏比较大;第四是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对营养产生不良的因素。   但是营养治疗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治疗方式,对于一个个体,我们会根据他的身高、体重、饮食习惯、工作的劳累度,对他进行量体裁衣的个体治疗,是非常有针对性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测血压 防治慢性病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