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二十六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上,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希忠16日表示,通过接种乙肝疫苗等防控措施,目前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比1992年减少了三千万。他说,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大幅下降。杨希忠告诉记者,如今中国已不再是乙肝的高流行地区,并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等的表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消除病毒性肝炎全球策略,到2030年,新发慢性乙肝和丙肝减少90%,乙肝和丙肝死亡率降至65%,慢性乙肝和丙肝治疗覆盖80%的患者 。中国是肝炎大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7000万,“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2015年7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正式启动了“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公益项目。 2016年4月,“妊娠乙肝防治示范基地”项目启航,致力使妊娠乙肝患者管理流程规范化、标准化,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中约有1/3(约3千万)来源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有3种途径:
(一)宫内传播:HBV宫内感染率为9.1%~36.7%。宫内传播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胎盘屏障受损或通透性增强引起母血渗漏造成。
(二)产时传播:是HB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占40%~60%。胎儿通过产道时吞咽含HBsAg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使胎盘绒毛破裂,母血漏入胎儿血循环。
(三)产后传播:与接触母乳及母亲唾液有关。据报道,当母血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时母乳HBV-DNA出现率为100%,单纯HBsAg阳性时,母乳HBV-DNA出现率为46%左右。(此项一般属于母婴水平传播。)
乙肝妈妈如何预防宝宝染毒呢?这就要从分别准孕妇、准妈妈、妈妈三个阶段着手。
孕前扼制乙肝病毒
专家们认为,在怀孕前将病毒控制住,是生出健康宝宝的最关键的保障。
乙肝准孕妇能否怀孕主要看肝功能和乙肝DNA定量,如果是小三阳,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或者在正常值之内,就可以怀孕。如何达到这个指标呢?
首先,要选抗病毒能力强的药进行控制
乙肝初治阶段是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就把病毒控制住,就能为打胜这场“乙肝战役”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尽早控制乙肝病毒,必须选择抗病毒能力强的药物。
由于很多乙肝患者缺乏相关的教育知识,忽视初治或者对初治得过且过,不用药或选择一些抗病毒能力弱的药,这样不但无法控制乙肝病毒,而且可能造成病情控制反反复复,最终产生更严重的耐药问题。
其次,稳定病情选择耐药率低的药物
有些乙肝患者会发现病情稳定一段时间后,突然出现反弹,这是让每个医生都头疼的耐药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耐药呢?
乙肝是通过乙肝病毒不断复制而发展的,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由于不断复制的乙肝病毒结构出现了改变,对于一些容易出现耐药的药如拉米夫定就无法辨识乙肝病毒,因此对病毒复制失控,进而造成病情反复。病情一旦反复,不但导致之前的治疗效果前功尽弃,还会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
可以说,选择耐药率低的药是稳定病情的非常重要保障。
同时影响耐药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抗病毒能力的高低,抗病毒能力高的药就可以减少病毒复制数,就可以减少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病毒变异的几率,从而降低耐药率。
在2007年公布的最新全球性“乙肝防治指南” 明确指出:首选的核苷类药物应满足下面两个条件抗病毒能力最强、耐药发生率最低,这是乙肝初治阶段的最佳治疗方案。
孕期实时监控
如果能在孕前期将HBV-DNA控制为阴性或者在正常值之内,将是大大避免胎儿染毒和致畸的风险。
接下来,怀孕期间如何规避可能的染毒风险呢?
只有一个办法,怀孕期间实时进行监控,如果发现病情反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避免胎儿致畸的药物;宝宝出生后,6~12小时(越早越好)、1个月、6个月,都要接种乙肝疫苗,这些防护措施都能有效的阻断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