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张伯的女儿去风云岭爬山,路上顺手摘了附近的野蕨菜带回家炒来吃,吃完晚餐20分钟后,一家人就开始上吐下泻。
有专家表示,蕨菜里面含有着原蕨苷毒素,这种毒素要是食用不当,会引起一些胃肠道症状,比如腹痛 恶心呕吐、腹泻,处理得好的话,就会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
误食有毒牛肝菌 一家人入院洗胃
无独有偶,3月17号的中午,市民陈小姐报料,称她跟老公、妈妈一家三口在白云区一餐厅吃饭,饭后三人陆续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拉肚子现象。还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单。根据疾控部门出具的报告,当天三人吃的牛肝菌带有毒性。
用餐后又吐又拉 医院下病危通知单
据陈小姐介绍,3月17日下午1时许,她和丈夫、妈妈三人外出办事后经过白云大道南某餐厅
“其间点了珍菌乳鸽煲、菜心炒肉片等菜。”用餐后,陈小姐开车载着妈妈回家,“大概2点多,还没到家,在路上我就开始吐了”,陈小姐说,回家后,妈妈也出现呕吐拉肚子的症状。她打电话给丈夫,丈夫也出现多次呕吐,并已前去医院看病。
陈小姐说,当天到了医院,医生马上帮他们三人洗胃,之后不停地打点滴,“18号那天,医生还给我们三人发了病危通知书。”说到这,陈小姐忍不住流下眼泪。
在陈小姐一家三口住院期间,白云区药监局、疾控中心也介入了调查。记者从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调查报告看到,当天陈小姐一家食用的珍菌乳鸽煲中的牛肝菌为可疑食品,经过检验,其中玫黄牛肝菌、超群粉孢牛肝菌、辣乳菇有毒,因此定性为误食有毒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什么是牛肝菌
牛肝菌类,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其中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云南省牛肝菌类资源丰富,主要有白、黄、黑、红牛肝菌。牛肝菌因肉质肥厚,极似牛肝而得名,是名贵稀有的野生食用菌,为“四大菌王”之一,为牛肝菌科真菌华美牛肝菌、红脚牛肝菌、桃红牛肝菌、魔牛肝菌的子实体。
如何辨别牛肝菌
野生牛肝菌种类较多,目前国内已发现有20多个品种可食用,主要有华美牛肝菌、美味牛肝菌等品种可供食用与加工。华美牛肝菌和美味牛肝菌的主要特征均为菌朵单生、较大、肥腴肉厚,菌柄粗壮,菌盖伞型,菌盖和菌柄为赤褐色或黄褐色,菌体受伤或切开不变色,干品为白色至黄褐色,干品香气浓厚、纯正。红网牛肝菌等3个品种有一定毒性,采摘时注意识别,以免误食中毒。7—9月,当时晴、时雨天气出现后4—6天,即可上山采摘,以晴天露水干后采摘为最好,阴雨天采摘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