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转化神经科学中心、麻醉与危重急救研究室柯博文与周诚副研究员开发出世界首个一氧化碳(CO)小分子药物,该药在抗炎、抗菌、抗肿瘤等方面展现出良好前景。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于国际顶级刊物《德国应用化学》上。
硝酸甘油的出现使一氧化氮(NO)在心脏病治疗方面被广泛应用,而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内源性气体分子一氧化碳却因给药困难,一直无法得到应用。据专家介绍,一氧化碳已被证明具有多种重要生理作用和潜在药理活性,如抗炎、抗菌、抗肿瘤以及显著提高器官移植中受体的存活率等。有报道称,一氧化碳能选择性地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1000倍),降低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但是,一氧化碳的输送却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如剂量控制、靶向输送、病人肺功能的个体差异性等,使一氧化碳的临床转化异常困难。因此,一氧化碳开发的关键是找到一种能够安全可控释放一氧化碳的“硝酸甘油”。
据相关媒体报道称,为了证实这个想法可行,从2009年到2013年,在美国的实验室,柯博文和研究人员一次一次地尝试,“我在美国写了6本实验报告,每本数百页,一页就是一次成功或失败的实验。”2013年,柯博文回国后,在川大华西医院转化神经科学中心的研究室继续进行实验,前后8年时间,差不多4000多次不同物质间的“折腾”,终于,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