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9日,由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主办的2017勃林格殷格翰呼吸论坛暨第三届BI肺健康高峰论坛在广州隆重召开。2017勃林格殷格翰呼吸论坛汇聚了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等重磅专家,以及来自呼吸内科、肿瘤科、儿科、外科等多科室的1000名各领域专家。共同探讨呼吸疾病诊治的现状与未来,推动我国呼吸疾病防治水平的提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羊城好医生陈荣昌教授在论坛上指出了目前我国慢性气道疾病的3个特点:病情长进展慢、需要长期规律治疗和以吸入治疗为主,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陈荣昌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羊城好医生
我国慢性气道疾病的3个特点
由于人口老龄化、吸烟及二手烟、空气污染、生物燃料的使用以及不同地区药物可及性差异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形式非常严峻。家庭医生在线编辑从现场了解到,慢性呼吸疾病具有不同于其他疾病的3个特点:第一、与急性病相比,病程长,进展慢;第二、与短期治疗可管理的疾病相比,需要长期、规律治疗;第三、与其他系统的疾病相比,吸入治疗是主要的给药方式。如何提高慢性气道疾病的防治水平?陈荣昌教授提出,应从疾病的特点入手改善慢性气道疾病的管理。
病程长进展慢——早诊断早干预
“慢阻肺是慢性疾病,病人从过去一年无症状,到现在步行困难,从临床病史看不是慢阻肺。事实上是由于疾病是进展缓慢,早防早治,是慢阻肺突破口。”陈荣昌教授介绍说。
慢阻肺的早防早治应从控烟开始,减少空气污染,减少室内污染, 再加上早发现,疾病可以得很好的防控。早诊是早治的前提,但慢性气道疾病的诊断现状喜忧参半。陈荣昌教授介绍说,对于有临床症状或者慢阻肺高风险病人,我们应该及时做相关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能够把慢阻肺在早期发现出来。但实际情况有很大距离,农村里面,常用检查方法没有肺功能。
长期规律治疗——规范治疗提高依从性
“治疗规范性和依从性是慢性疾病管理的关键。”陈荣昌教授介绍说。但事实上,临床工作者的诊治水平有待提高。只有23%医生认为,稳定期也要治疗慢阻肺,基层医生的慢阻肺知识远不如高血压和糖尿病,仅35.3%的社区慢阻肺患者接受吸入治疗,仅16.4%的基层医生会正确使用准纳器和都保。
治疗依从性不佳一直是慢性病管理的难点,据了解,我国慢阻肺患者依从性不足四成。陈荣昌教授指出,对患者进行监控教育、减少用药次数、医患共同决策都可以提高依从性。“我们临床工作中特别重视的问题,如果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成功改变了患者的对疾病的认识,依从性便可以得到改善。”
吸入治疗为主——重视吸入技术培训
“从药物使用方法看,吸入药物在慢性哮喘疾病,一线的基础用药方法,但是错误率还是比较高。”陈荣昌教授介绍说。一项研究发现,使用三个月以上的患者,没有任何错误的概率只不足有10%,很多会出现各种类型的操作上错误,操作错误导致急诊风险增加。常见错误包括各种类型的吸入前不充分,吸入前没有先呼气,用药长期吸入没有漱口等。
陈荣昌教授指出,患者教育可以提高吸入技术改善疾病控制,反复指导可以提高吸入技术的正确性。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应该重视对患者的教育及吸入技术的培训。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