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尤其在发达地区。以广州市为例,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已达34/10万,相比十年前上升了50%,每天约有7.5人被诊断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低是国内结直肠肿瘤诊治方面的困境,大部分的病人一旦发现,已经是中晚期肿瘤。目前,在我国,问卷、粪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是传统的筛查方法。但由于都存在不足之处,直接影响我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更为经济有效的人群筛查方法亟需建立。
8月11日下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兰平教授领衔承担的由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和干预技术研究”项目在广州正式启动。项目汇集了我国结直肠肿瘤筛查领域的优势单位和知名专家学者,并运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无创筛查技术、肠镜检查技术等多项高、精、尖技术,目标是大幅提高结直肠肿瘤筛查的灵敏度,更新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与干预指南,远期可提高早诊率、降低死亡率,在结直肠肿瘤筛查领域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
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和干预技术研究启动
国内早期诊断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筛查,是指在有症状之前进行体检,以期发现某种疾病。2017年美国癌症报告表明,过去二十年间,癌症总体死亡率下降了25%。其中,癌症筛查的推广功不可没。”中山六院副院长王磊教授介绍说。
据了解,目前结直肠肿瘤在广州已攀升至肿瘤发病排名的第二位。而美国近几十年来结直肠肿瘤导致的患者死亡率下降了约一半,其中主要归功于筛查的广泛开展。在我国,由于筛查并未广泛开展,结直肠肿瘤的早期诊断比例约为14%,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约40%)。
项目负责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国内结直肠肿瘤诊专家兰平教授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在我国大部分的病人一旦发现,已经是中晚期肿瘤。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肿瘤早期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未能引起注意;二是对早期筛查缺乏有效的宣传,并未引起民众的足够重视。
兰平 项目负责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
目前结直肠肿瘤筛查手段的不足
在我国,问卷、粪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是传统的筛查方法。问卷法是一种简单而经济的筛查方法,结合结直肠癌相关危险因素对筛查对象进行初筛确定高危人群,但是其准确性极低,且耗费大量人力成本。
肠镜检查作为金标准的筛查方法。需要患者服泻药清空肠道后,从肛门放入结肠镜,仔细检查受检者的直肠、结肠和回肠末端。由于清肠和检查中可能带来的不适,无症状人群对肠镜检查的接收程度不高,故肠镜检查不适合广泛推行。
目前常用的无创肠癌筛查方法是粪便潜血试验,分为化学法(FOBT)和免疫法,可以检测粪便中微量的肉眼和显微镜均不能看到的少量出血,虽然其价格便宜,但是其检测的效能有限。
中山六院领衔开展筛查策略探索
由于目前结直肠肿瘤筛查和诊断手段的存在的不足,更为经济有效的人群筛查方法亟需建立。目前,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下,“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和干预技术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在该项目中,中山六院将联合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地在肠癌筛查领域的优势单位和团队,共同开展全国多中心结直肠肿瘤筛查和干预研究。
血液基因检测和粪便基因检测是该项目中提及的目前较为新型的筛查方法。由中山六院进一步研发的一种新的检测试剂盒“长安心”,是通过检测粪便中病变细胞特有的基因甲基化状态,可大幅度提高检测的准确程度。据该方法发明人,中山六院胃肠病学研究所副所长邹鸿志教授介绍,其阳性预测值较FOBT提高了35个百分点,达到50%,即100个粪便基因检查为阳性的人,再做肠镜后其中50人会发现有腺瘤或者肠癌。
而血液基因检测是上海伯豪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发明的一种血液7基因标志物组合检测,其运用到肠癌筛查中也表现出高于粪便潜血试验的检测性能。
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广州将有万余人可享受筛查优惠
据邹鸿志教授介绍,该项目覆盖了目前中国四个仅有的大规模肠癌筛查现场(天津、上海、浙江、广州)。项目将惠及5万国人,其中广州将占据1/3的名额,亦即万余人将享受筛查优惠。预计优惠金额可能达8000万元,除1500多万的国拨资金外,余下费用将由项目参与医院、企业支出。
同时,项目将分期分次进行筛查工作,在前期全国范围内将有1200个名额可免费享受包括肠镜、粪便基因筛查、血液基因筛查和粪便潜血检查等全部四项检查,其中广州中山医系统将占据500个名额。余下的4.88万人也将分期分次分地区地有序进行筛查工作,初筛费用也为免费。
对于自愿参加本次结直肠肿瘤筛查研究的受试者,在筛查过程中,问卷评估和粪便检查均为免费项目。正式开始筛查检测的时间可留意中山六院关于该研究的后续通知,欢迎45岁以上人士踊跃报名参加!有意报名者请编辑短信(姓名、性别、年龄、手机号码),发至18028006220进行预约登记。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