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台湾“食药署”30日宣布,未来健康食品必须标示“非药品”“不具医疗效能”等提醒。此规定最快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将保健品或保健食品过度吹捧包装,让消费者误以为其有药品的功能,甚至有些老人家还因此放弃的药物,延误了疾病,那么面对林林总总的保健品我们如何分辨?保健食品、药品和食品有哪些区别?
如何区分保健食品、药品和食品?
食品
是指供人类食用的,不论是加工的、半加工的或未加工的任何物质,包括饮料,以及在食品制造、条子或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任何物质,但不包括化妆品、烟草或只做药物用的物质。
药品
是指用于治疗、预防、诊断人类疾病的物品。有着特定的成分,作用机制、功能和明确的适应症、禁忌症、用法和用量。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药品和诊断药品。
保健食品
是一种特殊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着保健作用,能补充人所需要的重要元素,适合特定人群使用。与普通食品相比,保健食品对于人的健康作用更大,但却不能治疗疾病。保健食品国内定义是: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适宜特定人群使用,又不以治疗为目的的一种食品。
警惕标榜“减肥功效”的保健品
“明确告知副作用”是正规减肥产品的一个标识,但是,市面上很多的保健品却不会列出那么多的副作用,反而让人误以为保健品就是安全的。其实不然,国内很多所谓的保健品实际上可能违规添加了药品,尤其是有减肥功效的保健品,国内售卖的减肥产品也多数是保健品的形式,并且价格不菲。
在此前采访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关美萍副主任医师提醒广大网友,如果需要真正的减肥药,请找正规医院专科医生咨询之后购买;那些吹嘘减肥效果很显著的保健品可能涉嫌违规添加,若没有添加而效果那么显著的产品,早该获批进入临床研究,而并不是在保健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