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项研究指出,成年人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在年老的时候维持更加健康的身体。这项研究是基于对969名英国人从出生开始到现在的整个生活方式进行了检测得到的。
年轻时的饮食或决定老年时的健康
作者分析了不同年龄到的饮食特征以及其与老年时期的身体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包括坐立-起立、行走速度以及站立平衡性三个方面)。它首次检测了长期的饮食习惯对老年时期的身体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平时饮食中富含水果、蔬菜以及全谷类小麦等的人群在老年时的身体功能相对更佳。
此外,这项研究还表明了在成年人时期进行饮食习惯的改善有助于老年时期两项运动能力的提升(坐立-起立以及站立平衡性)。
老人胖点好还是瘦点好?
首先,老年人太瘦了抵抗力就会低下,身体虚弱,战病能力也会低。特别是天气冷时,天气变化受寒很容易使细菌、病毒入侵而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而且容易导致出现营养不良,对健康不利。其次,太胖的老人都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机率,还会加重心脏、胰岛、肾脏等器官的负担。众所周知,大多数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胆结石、胆囊炎和糖尿病的老人大多是肥胖者。肥胖老人由于脂肪沉积,造成新陈代谢困难,促使血管壁硬化和心脏缺血缺氧,容易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
年纪大的人身体抵抗力和身体素质都会大不如前,太胖或太瘦对身体都不好,所以老年人不要太胖,也不要太瘦,微胖是最好的。微胖可以有足够的皮下脂肪御寒,还可以保护骨络关节,这样的身材才是最健康的。
老年人应注重补钙
当饮食中摄取的钙不足时,为了维持血液中钙浓度正常需要量,人的机体内部就会自主进行调整,通过血液运输,从我们的骨骼及牙齿中调动并借用出一些钙到血液中,来维持血钙的平衡,弥补机体所需,这个时候,我们会从X光片中看到骨质疏松的表现,但血中钙的含量往往是正常,这是机体调节的功劳。
缺钙还会使人体产生食欲不振、情感淡漠、脆弱、疲惫乏力、关节痛、便秘、心律失常、嗜睡、抽搐、多尿、皮肤瘙痒等症状和体征。此外,食管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都与钙缺乏有关,实验研究也显示了钙具有抑制肠癌发生的作用。
有学者通过大量临床实验认为,有猝死征兆的心脏病患者,小剂量长期服用钙抗剂,有减少猝死发生的可能,冠心病患者(如发生过心肌梗塞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长期小剂量服用钙抵抗剂可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也有利于防止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