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每21秒就有一个人因这种病去世

转载 来源: 新浪网 2017/11/9 9:04:51

北京市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说:中风,已成为家庭幸福的第一杀手;

据权威媒体“中国新闻网”报道:平均每 12 秒,我国就有 1 人发生中风,每 21 秒就有 1 人中风离世;

原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院士在中央电视台的公开演讲中也提到:我国排名第一位的致死疾病是中风。

以上,是中风在我国的现状。

每21秒就有一个人因这种病去世!吃点它就能避免~

据研究发现,我国中风发生率是欧美人的 3~5 倍,和缺乏叶酸(也叫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有一定关系,而很多人只知道补钙,99%的人都没有补叶酸的意识。

据统计:我国居民每5个人就有1个人缺乏叶酸,人体缺少叶酸摄入,容易导致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升高,将直接导致脑中风发生的概率直线上升。

可怕的是,缺少叶酸的人不会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但是他们若同时伴有高血压,那么中风的风险将提高 12 倍。

叶酸

生命的守护神

说到叶酸,大家可能会说,叶酸明明是“胎儿的守护神”,孕妇才需要补吧,关我们什么事?其实,补充叶酸对人体是普遍有益的,并不是孕妇的专利,尤其中老年人也应补充叶酸: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发现:补充叶酸是最适合中国人预防中风的方法;

中美医学家联合完成的研究证实:补充叶酸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叶酸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充足的叶酸还有助于减少脑神经损伤造成的认知能力下降,预防老年痴呆。

补充叶酸,从天然食物开始

通常我们每天从食物中获取的叶酸约 300 微克,要起到预防中风、老年痴呆的作用,最好再额外补充 200 微克。

补充叶酸的食物

蔬菜:莴苣、菠菜、西红柿、胡萝卜、青菜、龙须菜、花椰菜、油菜、小白菜、扁豆、豆荚、蘑菇等。

新鲜水果:猕猴桃、橘子、山楂、葡萄、苹果、草莓、香蕉、梨、樱桃、石榴等。

动物食品:动物的肝脏、肾脏、禽肉及蛋类,如猪肝、鸡肉、牛肉、羊肉等。

谷物类:全麦面粉、大麦、米糠、小麦胚芽、糙米等;

豆类、坚果类:黄豆、豆制品、核桃、腰果、栗子、杏仁、松子等。

最简单的防中风方法

每天吃一个鸡蛋

美国流行病学数据研究所研究人员对 1982 年至 2015 年的多项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同时观察了不同食物如何影响人的心脏和血管状态。结果显示:

·每天吃一个鸡蛋,中风风险降低约 12%;

·男性中风风险下降 15%;

·女性中风风险下降 8%;

·吃鸡蛋对亚洲国家居民健康最有效。

分析原因呢,也和叶酸有关,鸡蛋的叶酸含量较高,而且主要来源于蛋黄,每天吃一个鸡蛋,不但可以预防中风,还能为血管减龄,保护心脏。(由于蛋黄胆固醇含量较高,仅建议将其叶酸含量算入额外补充的范围内,不宜以食用蛋黄作为摄取叶酸的单一来源)

鸡蛋的最佳吃法:白水煮鸡蛋,其烹调温度不高,蛋黄中的胆固醇也没被氧化,也容易被吸收,因此是最有益于健康的吃法。

5种练腿方式

防中风护心脏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腿作为人体的根基,腿部肌肉的发达、关节的强健与心脏、腰椎、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健康密切相关。

因此,除了补充叶酸,每天练腿5分钟,就能帮助我们远离痴呆、中风和心脏病。

1

跷足分趾:防大脑缺血

经常练习跷足分趾有助于防治脑缺血。这是因为大脑皮层的一些区域与躯体运动有密切联系,通过下肢肌肉及脚趾的活动能刺激大脑皮层,增强区域功能,增加脑血流量。

方法:坐在椅子上,地面铺一地垫,赤脚踩在地垫上,脚趾用力抓地,然后放松,反复进行3分钟。

2

伸臂下蹲:防心脏缺血

心脏缺血常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以及夜间睡眠时感到憋气等症状。经常练习伸臂下蹲,有助于改善心脏缺血。

方法: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前伸,与地面平行,松腰屈膝慢慢下蹲,同时配合深呼吸,下蹲时上身尽量挺直;下蹲到最大限度后,停留5秒钟,之后收手缓慢起立,反复做5回,每日3次。

3

仰卧踢腿:防腰椎缺血

腰椎缺血常表现为腰部酸痛无力、腿麻、腿发凉,甚至小便失禁等症状,常见于骨质增生及椎间盘突出患者,练习仰卧踢腿可防治腰椎缺血。

方法:坐在床边,上半身仰卧,双脚踩地,大腿、小腿的夹角约90度。深吸气,抬起左腿,伸直的瞬间做踢腿动作,同时呼气,保持3秒钟后收腿,反复进行10回,然后换腿同法操作,每日2次。

4

坐位拉伸:防肝脏缺血

肝脏缺血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面色晦暗、眼睛昏花等表现。坐位拉伸能有效增加肝脏供血,使肝脏得到被动锻炼,不仅可以使肝脏的血液循环通畅,不淤不滞,还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方法:端坐在瑜伽垫或者地毯上,将双腿伸直,同时深吸气;接着用手去抓脚尖,刚开始练习时,抓伸直的脚尖较为费力,但不要勉强,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5

提踵握拳:防肾脏缺血

肾脏缺血易出现面部浮肿、腰膝酸软、尿频尿急、尿中泡沫增多等症状,常练提踵握拳可有效缓解。

方法: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目视鼻端,深吸气的同时脚跟提起,双手握拳提至胸前,做端物状,持续3秒钟后,呼气放松脚跟落地,恢复初始姿势,反复连续做10分钟,每日2次。

(责编:张晓萌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脑血管病包括哪些疾病?

脑血管病按性质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⑵ 脑血栓形成⑶脑栓塞; 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 ⑴脑出血⑵蛛网膜下腔出血。按进程,可分为急性脑血管病和慢性脑血管病两种,急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慢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性痴呆、脑动脉盗血综合征、帕金森氏病等。

Q:脑血管堵塞如何治疗?

你好:脑血管病是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常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和偏瘫为主要表现。脑血管病按其进程,可分为急性脑血管病(中风)和慢性脑血管病两种。急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慢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性痴呆、脑动脉盗血综合征、帕金森氏病等。我们通常所说的脑血管病,一般指的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常危及人的生命,因此,也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慢性脑血管病病程长,易被人忽视。脑血管病按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较多见,约占全部脑血管病人的70%~80%,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等原因,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血流减少或完全阻塞,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另一类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多由长期高血压、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因素所致。由于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压迫脑组织,血液循环受阻,病人常表现脑压增高、神志不清等症状。这类病人约占脑血管病的20%~30%左右。此外,70年代以来,由于CT和核磁共振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又发现一些出血和梗塞并存的脑血管病,即混合性脑卒中,这种病,有人报道占同期各种脑血管病住院人数的2.67%。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重要原因,并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据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脑血管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病。据北京市1994年统计资料表明,脑血管病发病率居首位。脑血管病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据我国1991年统计资料报道,每年脑卒中发病数达150万之众,是许多地区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脑血管病不仅死亡率高,残废率也很高。一部分病人病情危重,经抢救脱险后遗有半身不遂、吞咽困难、失语或痴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二)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2)糖尿病;(3)冠心病;(4)家庭倾向,等等。脑血管病具有发病急、发展快、家庭发病率高的特点,是家庭急救的重点。脑血管病多见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人,过度疲劳和情绪剧烈波动时尤为多见,因此,有效的治疗和控制高血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与疲动,是预防脑血管病的主要环节。但是气候的变化也是诱发脑血管病不可忽视的因素。据调查,约有一半以上的病人,发生在秋末冬初气候骤变的时候。这是因为:(1)低气温可使体表血管的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2)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了外周阻力,血压升高。(3)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浓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而发病。脑血管病名称很多。如有一个病人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脑血管意外,去省城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脑卒中,后又到北京就诊,却又诊断为中风,但他们开的药物却大致相同,病人糊涂了,我究竟患的是什么病呢?其实,他们诊断的都是一个病。那么,脑血管病为什么有这么多名称呢?这是随着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发展而形成的。由于这个病来势较快,病势险恶,变化多端,犹如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多变”,所以,古代医学家把这类病称为“中风”。而目前有些医生称此病为“卒中”。也是说这种病的发生较突然的意思。其中的“卒”即突然的意思,“中”则为得中,脑血管突然得了病,所以有些医生把这类病称为“卒中”。另外,这种病由于它的发生是脑血管意外地出了毛病,因此,又叫脑血管意外。以上几种说法都是一个意思。应该指出的是,上述一些提法,尽管临床上还都常用,但都是一种过渡时期的提法,不能真正反映疾病的性质。随着CT和磁共振等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脑血管病的性质、部位、大小,通过影像技术,在短时间内即可较确切的反映出来,相信今后脑血管病的名称,也将会趋向合理与确切。脑血管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又叫小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其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是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2)脑血栓形成,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形成的血凝块堵塞而发病。(3)脑栓塞,可有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临床上以心脏疾病为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骨折、或外伤后脂肪入血;虫卵或细菌感染;气胸等空气入血,静脉炎形成的栓子等因素,栓塞了脑血管所致。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1)脑出血,系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肿瘤等引起。(2)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原因有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据国外统计资料,脑血管病以缺血性为多见,脑梗塞占59.2%~85%,脑出血除日本外,一般在20%以下。我国1984年农村调查新发完全性卒中2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占3.9%,脑出血占44.6%,脑血栓占46.4%,脑栓塞占2.5%,难以分型者占2.9%。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我国与外国情况不同,脑梗塞虽然发病率较多见,但脑出血所占比例为44.6%,显然比国外高,其原因尚待进一步探讨。

Q:脑血管堵塞如何治疗?

脑血管病是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常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和偏瘫为主要表现。 脑血管病按其进程,可分为急性脑血管病(中风)和慢性脑血管病两种。急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慢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性痴呆、脑动脉盗血综合征、帕金森氏病等。我们通常所说的脑血管病,一般指的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常危及人的生命,因此,也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慢性脑血管病病程长,易被人忽视。 脑血管病按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较多见,约占全部脑血管病人的70%~80%,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等原因,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血流减少或完全阻塞,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另一类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多由长期高血压、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因素所致。由于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压迫脑组织,血液循环受阻,病人常表现脑压增高、神志不清等症状。这类病人约占脑血管病的20%~30%左右。 此外,70年代以来,由于CT和核磁共振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又发现一些出血和梗塞并存的脑血管病,即混合性脑卒中,这种病,有人报道占同期各种脑血管病住院人数的2.67%。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重要原因,并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据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脑血管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病。据北京市1994年统计资料表明,脑血管病发病率居首位。脑血管病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据我国1991年统计资料报道,每年脑卒中发病数达150万之众,是许多地区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脑血管病不仅死亡率高,残废率也很高。一部分病人病情危重,经抢救脱险后遗有半身不遂、吞咽困难、失语或痴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二) 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 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2)糖尿病;(3)冠心病;(4) 家庭倾向,等等。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急、发展快、家庭发病率高的特点,是家庭急救的重点。 脑血管病多见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人,过度疲劳和情绪剧烈波动时尤为多见,因此,有效的治疗和控制高血压,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抢救 脑血管病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