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中国第一个全新机制的肾性贫血药即将在京问世

家庭医生在线 2017/11/20 14:44:14

(2017年11月19日,北京)今天,肾性贫血治疗创新论坛于北京隆重举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刘志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林善锬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楠教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绳立成副主任、珐博进中国总经理钟黎蕴华女士以及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冯佶女士齐聚北京,回顾肾性贫血治疗的发展历程,研讨肾性贫血的规范治疗,展望肾性贫血治疗新时代。


                                                              肾性贫血治疗创新论坛活动现场

肾性贫血现有治疗存在局限,巨大的患者需求尚未满足

在我国,有高达10.8%的成年人患有慢性肾脏病,按照13亿人口推算,我国有超过1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同时,随着肾脏功能的减退,患者的肾性贫血发生率也会越来越高。在几乎没有临床症状的慢性肾病1期和2期人群中,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有贫血问题,到了慢性肾病3期,这个比例达到了50%,到了慢性肾病5期,也就是尿毒症期,几乎100%的患者都存在贫血的状况。

作为慢性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肾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数量减少,以至于体内携氧能力降低、产生缺氧情况,会对全身系统、各个脏器带来危害。肾性贫血如未能及早发现并坚持规范治疗,将加速慢性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增加透析风险、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和死亡率。

在过去近30年间,针对肾性贫血的治疗,全球均没有创新性的疗法问世,而现有的治疗方案还存在诸多局限性。目前肾性贫血主要的治疗方案仍然是联合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但是存在很多局限性。一方面,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会带来注射疼痛,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并且会增加血压升高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另一方面,合并炎症状态的肾病贫血患者存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低反应,无法有效改善贫血。此外,单纯补充注射外源性促红素制剂,并不能改善铁的吸收和利用,常常需要静脉补铁,而静脉铁剂在人体中的不良反应十分令人担忧,如急性过敏反应,氧化应激等。

南京军区总医院刘志红院士在谈及肾性贫血治疗的发展历程时提到:“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透析患者的贫血治疗达标率还不足60%,这中间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我们弥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重度贫血病人,贫血的改善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非透析慢性肾病患者,贫血控制率还是很不理想。因此,大量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的治疗需求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满足,我们迫切需要在提高患者体内促红素水平的同时,能同步改善患者自身的铁吸收与利用,有效纠正贫血,通过提供更为便利的用药途径,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解决患者需要接受多种治疗的问题,帮助众多肾性贫血患者及家庭获益,从而为慢性肾病领域开创全新的治疗篇章,惠及更多的肾性贫血患者。”


                                                              南京军区总医院刘志红院士

创新引领发展,肾性贫血治疗实现革命性突破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绳立成副主任日前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目前开发区地区创新转型积极效应凸显,已孕育出一批有价值的企业和科技成果,其中包括一款全球研发、在中国正在等待审批的治疗肾性贫血的全新机制的首创药,如果这一成果能够在中国率先上市,将有助于我国生物医药水平以及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帮助更多的中国慢性肾病患者。”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绳立成副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楠教授介绍道:“绳副主任提及的首创新药就是全球首个具有独特全新作用机制、用于治疗肾性贫血的口服药物罗沙司他,目前它已经领先全球其他国家,率先在中国完成了三期临床研究。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全新作用机制的口服小分子首创新药,罗沙司他在中国所进行的治疗透析依赖(DD-CKD)和非透析依赖(NDD-CKD)的慢性肾病患者贫血状况的两项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均达到了主要有效终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楠教授

在中国已完成的III期临床研究显示,罗沙司他与现有常用疗法相比具有显著优势,有望为慢性肾病贫血治疗带来巨大的变革,促进中国肾性贫血治疗的规范化进程。

珐博进中国总经理钟黎蕴华女士以及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冯佶女士共同表示,将携手合作加快该产品的获批及商业上市步伐,使广大慢性肾病患者能尽早从创新药物中获益。


(责编:科闻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你好,引发肾性贫血的机制有:促红素绝对与相对不足。尿毒症的毒素对血细胞的破坏使红细胞寿命缩短。尿毒症患者长期低蛋白血症、造血原料不足。铝中毒(或铝负荷过多)铝可抑制合成血红蛋白时某些酶作用而影响贫血铝中毒引起的贫血。

Q:慢性肾性贫血怎么回事

您好,凡具有器质性改变的肾脏疾病,当其进展恶化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后引起的贫血。病因和发病机制:红细胞生成减少:慢性肾性贫血的病因是肾内分泌功能不全导致红细胞生成激素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加:与肾排泄功能衰竭引起异常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红细胞寿命缩短有关;还与此种慢性肾性贫血患者肾血管内膜异常及管腔狭窄,流经该处红细胞变形,易遭破坏有关。出血:慢性肾性贫血患者血清中毒性物质致使血小板功能异常,发生出血。约/3至/2慢性肾功衰竭患者可发生紫癜、胃肠道及生殖泌尿道出血而加重贫血。红细胞无效生成:病人血中某些毒性物质使有核红细胞发育成熟障碍,加之骨髓造血细胞对红细胞生成激素反应低下和对铁利用率减低,致红细胞无效生成。其他:血容量增多,致使血液稀释和营养障碍引起铁、叶酸、维生素B6、蛋白减少而影响红细胞生成加重贫血。

Q:慢性肾性贫血的病因是什么

您好,病因和发病机制红细胞生成减少:慢性肾性贫血的病因是肾内分泌功能不全导致红细胞生成激素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加:与肾排泄功能衰竭引起异常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红细胞寿命缩短有关;还与此种慢性肾性贫血患者肾血管内膜异常及管腔狭窄,流经该处红细胞变形,易遭破坏有关。出血:慢性肾性贫血患者血清中毒性物质致使血小板功能异常,发生出血。约/3至/2慢性肾功衰竭患者可发生紫癜、胃肠道及生殖泌尿道出血而加重贫血。红细胞无效生成:病人血中某些毒性物质使有核红细胞发育成熟障碍,加之骨髓造血细胞对红细胞生成激素反应低下和对铁利用率减低,致红细胞无效生成。其他:血容量增多,致使血液稀释和营养障碍引起铁、叶酸、维生素B6、蛋白减少而影响红细胞生成加重贫血。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