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也被催婚!近日这样一则新闻引起网友哗然,95年也就23岁啊,23岁都会被催婚,那么我们这些年迈的95前的“中年”们该如何自处?随着婚姻观爱情观的变化,很多年轻人不再认为结婚是一个人的归宿,而是更专注于实现个人价值,那么家长的“催婚”难免引来年轻人的逆反情绪,那么不愿结婚与生理也有关系吗?爱情与婚姻是因果关系吗?此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贾福军主任医师在家庭医生在线问答平台给网友们详细解答。
不愿结婚与生理有关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乃人之常情。不愿结婚,似有悖常理,但事实上有些人确是不愿结婚,常见的原因与生理原因、心理原因、社会因素、性观念等有关。
在生理上,有些男性患有性功能障碍,经多方治疗无效,本人又怕婚后连累女方,影响女方一生幸福,因而甘愿独守终生。其次是心理上的原因,例如同性恋者就不愿意结婚。所谓同性恋是指一种以同性作为性欲满足对象的性行为障碍,因而只喜欢与同性相处而不愿与异性结婚。他们为柏拉图的崇拜者,搞“精神恋爱”,男女相恋,不是以结婚为目的,也不发生性关系,仅靠约会交谈来追求感情的满足,在心灵中把对方作为自己爱慕的偶像,以此作为精神寄托。精神恋爱是古罗马哲学家柏拉图最早提出的,故也称“柏拉图式的恋爱”。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心理变态。另外错误的性观念也可导致不愿结婚,如一些性自由者及逃避婚姻责任者,他们是不愿意结婚的。还有社会因素也可影响一些人的婚姻观,例如一些追求事业者,为了事业而愿牺牲爱情,因而终身不婚。有个别人在择偶观方面,追求十全十美,最后“青春不再”,发展至终身不婚。
没有爱情的婚姻会幸福吗?
由于受到太多影视和文学作品的影响,说起爱情,绝大多数人脑海里出现的往往是一见钟情,或者是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男女主人公船头“飞翔”的经典浪漫镜头,或者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生死不渝的故事。其实,这都是对爱情的片面理解。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很难想象的。然而,每个人对爱情的体验却迥然不同。 社会学家约翰·李把爱情分为六种不同的风格。例如,爱情既可表现为双方初次见面立即相互吸引,即一见钟情的激情式,也可以表现为“宁愿我吃苦,也不让我爱的人受苦”的无私式,以及把爱情当成一种深厚情谊的友谊式。当然,爱情还有一种实用主义的形式,通俗点说,就是千百年来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等等。
现实生活中,激情式的爱情并不多见。许多人是由友谊发展到爱情的。每个人的爱情都有自己的风格,你不必为此感到遗憾或者失落。
不过要提醒的是,有爱情并不必然意味着婚姻幸福。就婚姻而言,两个人的价值观、宗教信仰、消费观念、物质基础等因素,可能比爱情更实际。对一桩幸福的婚姻而言,它应具有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受惠等功能,双方能获得心的归属和性的满足,等等。而这需要你们双方共同探索、学习、包容、磨合。当然,这需要时间,也需要经验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