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儿科为一名患有疑难先天性肺动静脉瘘并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同时实行两种介入手术取得成功。据了解,同时实施复杂的肺动静脉瘘和动脉导管未闭两种介入封堵术是介入手术中难度最高、最为复杂的手术之一。
10岁男孩反复肺感染 高难度介入手术一次补两“漏”
患儿小施(化名)是一名10岁男孩,据小施的妈妈介绍,孩子在出生后就有指甲发紫的表现,晚上哭闹严重、易出汗(一个晚上可能要换几件衣服),平时容易疲倦、不爱动、运动后气喘严重,还经常咳嗽、发烧、呼吸道感染。多次在其他医院检查都被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及肺炎。
在2013年8月,小施曾经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儿科就诊,王慧深教授、覃有振教授、李运泉教授等多次进行全科讨论,认为小施持续发绀并有反复肺部感染病史,考虑是复杂畸形尤其是存在肺动静脉瘘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可能性非常高。在对小施进行心导管检查加肺动脉造影,证实小施主要是为多发性先天性肺动静脉瘘,且瘘囊袋较大、位置较深、介入治疗难度非常大,为解决长期低氧,手术实施封堵两条肺动静脉瘘,封堵后血氧饱和度升至90%,症状得到缓解。但考虑患儿当时的年龄及身体状况,以及对手术的耐受程度,所以并没有对动脉导管未闭进行封堵。
然而,患儿小施在2个月前再次出现不易控制的肺部感染,发绀逐渐加重,而且容易出现疲惫,运动后呼吸急促等症状。因此再次住进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儿科。患儿气促,血氧饱和度88%,血红蛋白、红细胞非正常增高。这很有可能由于患儿病情反复并加重,肺动静脉瘘面积广、出现新的肺动静脉瘘可能。
专家经过讨论后,决定尝试采取既能损伤小又一次性解决两个复杂问题的介入手术进行治疗,但通过造影发现小施的肺动静脉瘘几乎累及整个右下肺,最大的瘘管入口角度大,多次尝试不易建立介入轨道,决定尝试采用二代血管塞堵闭右下肺动脉根治广泛右下肺动静脉瘘,经过近5小时的手术成功实施该高难度肺动静脉瘘封堵,同时再堵闭另一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术后小施除了肺部感染外恢复良好,经皮血氧饱和度升至100%,心电图、血压、肺动脉压正常。并将在近日就能出院。
据覃有振教授介绍,目前治疗先天性肺动静脉瘘主要有开刀对肺部进行部分切除,以及介入封堵两个手段。利用介入手段进行治疗可以对患儿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快、身体功能有更好的保护。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易被漏诊 孩子有这些症状要当心
虽然,先天性肺动静脉瘘并动脉导管未闭在临床上并不是常见,但随着环境的改变,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却逐渐增加。但由于患儿常常表现为咳嗽、发烧、呼吸道感染等表现,往往容易混淆。对此,覃有振教授提醒广大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反复呼吸道感染,而且在医院经过正规治疗后仍无法治愈,就应注意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及早到心血管儿科就诊,进行系统的检查,明确病因,及早进行治疗。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