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后简称中肿)作为全国重点肿瘤专科医院,外地患者多、复诊患者多等现状已成为常态。根据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中肿住院患者中广州市外患者占比达85%以上,门诊人次中复诊人次占比也在85%以上。肿瘤患者复诊难,特别是外地患者,一次复诊对经济对身心都是巨大的考验。
过往,肿瘤患者复诊,往往需要来回地跑医院好几趟,耗费数天。
按过往的传统模式就诊,肿瘤患者的复诊“姿势”往往是这样的:医生开出复诊检查单,排长队缴检查项目费用后,再前往各个检查科室排队预约检查项目,往往复查涉及的几项检查会被分开到不同的日期进行。好不容易往返几趟医院做完了所有项目检查,最后还需要拿着各项检查结果,到院咨询。整个复诊下来,需来来回回往返医院好几趟,对于外地患者来说,不仅仅是来回交通,住宿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互联网“云诊室”服务正式启动(摄影:杨森)
中山肿瘤首开通“云诊室”服务 复诊只需动动手指
5月24日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互联网“云诊室”服务正式启动,病情稳定、需要长期复诊的肿瘤患者终于有了便利的途径。只需在家动动手指,通过“中肿掌上就医”APP,使用云诊室服务,便能足不出户、无障碍地向医生发起线上问诊咨询、申请检查、检验项目等多项服务。无需再舟车劳顿、排长队。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徐瑞华教授(摄影:杨森)
现在,复诊只需去医院一次、花费半天到一天即可。
家庭医生在线了解到,早在2013年,中肿就开始启动患者移动医疗平台-“中肿掌上就医”App的建设工作,App功能包括了预约挂号、检查预约、自助缴费以及报告查询等。而上述提及到的“云诊室”服务,正是“中肿掌上就医”App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与整合,并于2016年正式完成了“云诊室(网上就诊)”的系统搭建工作。依托云诊室平台,患者可以通过文字、语音和图片等方式向医生发起咨询,实现无障碍的线上交流;医生则可以线上浏览患者历史检查结果、调阅电子病历、回看历史医嘱,并为患者提供病情咨询和部分检查检验项目的开具服务。与以往必须亲自来院,多次耗费数天的复查流程相比,患者利用云诊室就诊,只需来院一次、花费半天到一天即可。
中肿掌上就医APP“云诊室”复诊预约
共108位中肿专家入驻“云诊室” 预期月接诊2万人次
“云诊室作为全国肿瘤专科医院第一个在线复诊项目,预期今后月均接诊量在2万人次以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徐瑞华教授指出,“这种就诊新模式,不仅大大压缩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交通食宿成本花费,同时也避免了舟车劳顿,多次往返医院的繁琐,具有极大的便捷性。”
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门诊办公室副主任庄爱华介绍,“云诊室”截止在目前,已经有覆盖中肿全部科室共108位专家入驻,其中主任医师过半,医生每日会利用日常工作的碎片时间,处理“云诊室”的患者需求,方便复诊患者。而“云诊室”的诊金也根据专家不同定出了不同档位,约在100-300元之间。
中肿掌上就医APP“云诊室”复诊检查项目预约功能
互联网手段已成中肿患者首选就诊途径
据了解,中肿在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优化就医流程以及提高诊疗效率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据医院官方数据统计,2017 年中肿门诊量超过 91 万,使用手机 APP、微信、支付宝、官网挂号的人数占预约方式的92.49%,极大地缓解了患者“挂号难”的困境。目前,医院大部分检查已实现直接在网上完成预约,患者在检查前一天还会收到系统推送的检查时间、注意事项等温馨提示;检查结束后,患者也可在微信或APP上自助查看检查结果。同时,在医疗缴费方面,也打通了微信、App以及支付宝等多种门诊自助缴费方式。“我们希望随着云诊室服务的上线,可以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更好的就医体验,也提高我们医患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徐瑞华院长表示,下一步 “云诊室”还将依托移动医疗平台,继续完善线上医疗服务内容,如探索线上办理出入院、自助出院结算、智能导诊分诊等,在未来建立起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医疗服务闭环。
中肿掌上就医APP“云诊室”自助缴费与在线咨询功能
大数据+人工智能 中肿致力引领分级诊疗变革
徐瑞华院长指出,“云诊室”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极大地方便复诊患者。未来,如何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诊疗技术与服务的提升,将是今后中肿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点。2017年中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起由50多家医疗机构组成的泛中南地区肿瘤专科联盟,并在近期筹备建设了医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验室。未来还将通过在肿瘤筛查、临床诊断和决策等方面的人工智能与肿瘤大数据应用,以建设“智能型”肿瘤专科联盟,为分级诊疗赋予更多内涵,从而真正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据介绍,中肿已经启动了“上消化道肿瘤AI辅助诊断”、“结直肠癌诊疗AI辅助决策”等项目的研发工作。“大肠癌的筛查难点,在于肠镜下辨识病灶,这需要有经验的医生,然而基层医院的医生往往是做不到的。我们希望通过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研发结直肠癌诊疗AI辅助决策系统,从而辅助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的诊断决策,提高筛查准确率。目前我们已经收集了20万例大肠癌大数据样本,此外还有10万例鼻咽癌样本。”徐瑞华院长说。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