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7日,中国首台全程可视暨磁电双定位心脏手术在海南博鳌超级医院成功完成,这也是强生医疗研发的全程三维可视、磁电双定位电生理手术在中国医院的首次应用。
强生医疗心血管及专业解决方案总经理王金鹤、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中心兼胸痛中心主任黄石安教授、海南博鳌超级医院执行副院长叶菊贞、强生中国区主席宋为群、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杨兵教授、国际心脏医学中心首席行政官马琦教授、强生中国政府事务及政策副总裁阙非、强生法规事务部副总裁尹琦曼(从左至右)
50岁房颤患者成三维可视、磁电双定位心脏手术的首位获益者
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陈先生(化名)今年50岁,心悸五个月入院,被诊断为持续性房颤,需要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博鳌超级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医学中心张澍教授团队专家、中国知名心律失常专家、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心电生理与起搏创新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杨兵教授亲自为本次手术主刀。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陈先生的房颤问题被成功解决。
据了解,此次手术应用了CARTO® 3 电生理导航系统Version 6版本和VIZIGOTM弯型可视双向可调弯导引鞘管。该产品取得欧洲CE认证并获美国FDA上市批准,于2018年初在欧美地区推出后,通过海南博鳌“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所享有的“国九条”绿色通道引入中国,为中国心血管病患者带来了与国际同步的前沿心脏手术治疗手段。这也是博鳌超级医院的第一台“国九条”绿色通道下的心脏电生理手术。
“可视”+磁电双定位,提升手术稳定性,减少辐射损伤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18年初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首位。其中,心律失常成为心脏性猝死的主因之一,是危害国民生命安全与生命质量的一大“隐蔽杀手”。对多数伴有症状的心律失常患者,如房颤、房扑、室上速、室早和室速等,导管射频消融术已经成为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的一线治疗方式。
作为知名医疗企业,强生医疗研发的全程三维可视、磁电双定位手术技术提升了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精准度。新推出的CARTO VIZIGOTM弯型可视双向可调弯导引鞘管可以在消融过程中可视,这样就可以减少仅依赖X线透视来追踪其位置及其透视导致的辐射损伤。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主任医师杨兵教授分享手术感受
“鞘管的支撑作用是房颤导管消融术中的关键部分,强生医疗的这项创新技术,使得鞘管的支撑作用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双向可调弯不仅能保证标测或消融导管到达固定弯鞘管无法到达的部位,而且稳定性大幅度提升,而全程可视化则在无需X射线透视的情况下保证术者时刻了解鞘管与导管的位置和关系,手术流程优化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术后,为此次全程可视可调弯鞘管辅助房颤消融术主刀的杨兵教授激动地表示,“此外,我们在这里通过‘博鳌速度’用上了与国际同步的器械,这是中国心脏电生理手术的里程碑,值得所有人铭记。”
“国九条”的东风,让超级医院同步国际前沿治疗
作为中国第一家以国际医疗旅游服务为主的国家级开发园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以建成世界一流的医疗旅行目的地为目标,同时也承担着为医疗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等探路的试验田职能。2018年4月,国务院将进口医疗器械审批权进一步下放给海南,规定由海南政府对先行区内医疗机构临床急需且在中国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实施进口批准,因而为强生医疗创新医疗器械与技术以快速落户海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生中国区主席宋为群先生
“我们非常荣幸能为中国患者带来心血管领域创新的心脏手术解决方案。”强生中国区主席宋为群表示,“在2013年中国国务院对海南博鳌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九条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全程三维可视、磁电双定位技术借助‘临床急需进口医疗器械审批’的政策通道进入中国,实现了国际前沿的医疗行业科技在中国的同步落地。
“博鳌超级医院很高兴能成为强生医疗先进医疗创新器械在中国落户的第一站。”海南博鳌超级医院执行副院长叶菊贞说,“借‘国九条’的政策东风,超级医院成为国际前沿的新器械、新药品、新疫苗进入中国的前哨。我们期待着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产品同步应用于博鳌超级医院的临床实践,为更多的重疾患者提供优化的治疗效果与体验,为海南和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与进步提供重要的技术助力。”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中国就有60万人到境外就医问药。相信未来有更多的国人,在海南即可享受与国际同步的治疗方案。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