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的心律失常,尤其是高龄房颤患者越来越多。房颤控制不佳,并发症风险就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卒中(俗称“中风”)。在房颤患者中,卒中发生高达13-24%;如果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卒中风险可升高至30%。而房颤导致的卒中与其他原因导致的卒中相比,其死亡率和复发率更高。
房颤既伤心又害脑,治疗还存在矛盾
85岁的王大爷来自广东中部的一个边远山区,患有十几年的高血压、糖尿病,5年前还突然出现“脑梗死”,遗留下肢体活动受限的毛病。这一次是出现“心慌”,来到了广医一院心内科住院,经详细检查,发现王大爷心脏血管和框架都没有大问题,但心脏的电路出现问题:老爷爷存在持续性心房颤动。
“这应该是反复‘心慌’的原因。”心血管内科医生说,更危险的是,王大爷具有很高的中风危险因素: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既往脑梗死等,“我们计算他的房颤卒中风险评分(CHA2DS2-VASc评分)为6分,超过2分都必须终生使用抗凝药预防卒中发生。”
但是,抗凝治疗势必带来出血风险,这些卒中危险因素同时也是王大爷出血的高危因素,经过计算,发现王大爷的出血评分(HASBLED评分)为5分,如果服用抗凝药物,非常容易发生身体出血,尤其是脑出血。再加上他来自边远山区、不方便定期到医院监测病情、腿脚不灵容易摔跤导致外伤出血,这些都是抗凝治疗中存在的棘手问题。
对于这类房颤的病人,可以考虑通过射频消融手术将房颤心律转为窦性心律并长期维持,但由于王大爷的房颤病程不太明确,年纪又大,射频手术风险高,复发律也高,并且不管是否做射频消融,他仍然必须要长期抗凝。
问题再一次回到“抗凝治疗”的问题上。
微创技术,堵住反鸡翅形状的心脏“耳朵”
进退两难之际,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经过详细讨论,提出给他实施微创的左心耳封堵术,把心脏的“耳朵”堵住,可以实现“一箭双雕”,不仅能够预防中风,还可以避免出血问题。
“房颤是心脏的电路出现问题,中风是脑的问题,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心脏的耳朵又是怎么回事,堵住了耳朵,就能预防中风?”患者家属提出疑问。
对此,心血管内科主任黄铮教授解释,在人体的左心房里有一个类似耳朵样的盲端,解剖上称为“左心耳”,里边有“梳状肌”和“肌小梁”,里面不光滑,血流会形成涡流,流速会缓慢,房颤时,左心耳里最容易长血栓。“研究发现,导致房颤患者卒中的血栓90%来自左心房的左心耳结构。”
面对房颤带来的如此严重后果,黄铮教授表示,左心耳封堵术是目前全球预防房颤病人卒中的治疗新趋势,它是通过封堵左心耳来预防左心耳内血栓的形成和脱落,从而降低房颤患者由血栓栓塞引发的致残致死亡的风险。
充分了解医生的治疗方案之后,王大爷的家属非常认可医生的建议。在黄铮教授、陈爱兰副主任医师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为王大爷实施了左心耳封堵术。
这是一个微创介入手术,创伤小,相对安全。在静息麻醉下,通过患者的股静脉将一根导管穿过房间隔,通过左心耳造影提示,王大爷的左心耳是一个反鸡翅样的复杂结构。经过精确测量左心耳的开口和深度后,将一个适合的伞型网状封堵器送到左心耳部位,把左心耳口部堵住,术中经食道超声确认封堵器位置正确,无明显残余漏。
一个小时之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经过两天的治疗观察后,王大爷病情平稳、恢复良好,带着心脏的“保护伞”,安心出院回家。
王老爷爷出院前与心内科团队合影
重视房颤相关的并发症
什么样的心房颤动患者适合做左心耳封堵术?据黄铮教授介绍,脑卒中风险高、需长期抗凝治疗;出血风险高或不愿意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房颤患者。术后,只需服用一段时间抗凝药。比如本例房颤患者,高龄、高卒中风险、高出血风险的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是有效的由于住在偏远的乡村,不能做到定期去医院检查,治疗难。选择左心耳封堵术替代长期的抗凝治疗,预防栓塞的同时避免长期抗凝或者不治疗的风险。
房颤是一种慢性疾病,有些人完全没有感觉,偶然发现,有些人有轻微的症状,有些人一发作就是急性心力衰竭,有些人一发作就是脑中风偏瘫等严重的并发症,后悔莫及。事实上,房颤患者,无论是否有症状,或发作时间长短,血栓栓塞并发症都持续存在,一旦发生卒中,可导致患者致死和致残,对患者的危害很大,不容忽视。因此,只要是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发现房颤,都应该及时到心内科就诊,进行积极治疗。
目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在房颤的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成熟开展导管消融(包括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术,可以为广大房颤患者提供优质的综合医疗服务。
房颤亲们:快来对照下面两个表格看看自己的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有疑问随时到我院心血管专家门诊咨询属于您的最优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