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6月到今年6月,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浙江林家三姐妹接连在体检中查出肺癌。去年6月份的一次常规体检,大姐被检查出肺里有个结节,病理结果为“微小浸润性腺癌”。大姐的病情为家人敲醒了警钟,一个月后,二姐也去做了一次日常体检,发现两肺多发小结节,其中左下肺的一枚较大,术后病理显示也患上了“腺癌”,今年6月初,三妹也检查出了肺部结节,情况和两个姐姐如出一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家族聚集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年发病人数第二(220万)和年死亡人数第一(180万)的癌症。
肺癌的发生有两大类因素,一是遗传基因,也就是遗传易感性,这是因为不同人群、不同个体由于遗传结构不同,在外界环境影响的条件下呈现出易患多基因病的倾向,如肿瘤。二是环境因素,吸烟是导致绝大多数肺癌的主要原因,还有包括厨房油烟、空气污染、室内装潢,以及传染性疾病和慢性肺部疾病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肺癌的发生。
但是,并不是全部的肺结节都是肺癌。肺结节按密度分可以分为实性肺结节和磨玻璃结节,磨玻璃结节又可以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磨玻璃结节。但肺结节不等于就是肺癌,据统计大概有80%~90%的肺结节患者是良性的,手术切除的根据不光是看结节的大小,还包括形态、种类、分期、患者身体情况、心理状态等来判断。
哪些人群需要做肺癌筛查呢?
筛查与早诊早治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但肺结节的准确分类仍是一个巨大的诊断挑战。何建行教授团队开发了全球首个综合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DNA甲基化生物标志物的人工智能组合模型,在肺结节/肺癌诊断方面的准确率高达91%。
医生提醒,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
(1)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戒烟时间<15年;
(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氧等接触者);
(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肺癌精准治疗是什么意思?
据刘君教授介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何建行教授团队在国际首创的无管微创切除技术,可以实现早期肺癌患者的快速康复,利用这种手术方式,可以实现“无气管插管、无胸腔引流管、无尿管”的“无管”微创,避免了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对气道、肺的损伤,使手术技术进步从缩小切口的基础上提升到功能保全的境界,更免除引流管的痛苦。结合术前荧光定位、裸眼3D显示等精准切除技术,使45%的早期肺癌患者术后24小时内出院。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则采用综合治疗模式,梁文华教授介绍,何建行教授团队首次提出晚期肺癌全病灶活检的确诊方式,可提高基因检测的成功率,并改善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团队基于基因突变、免疫状态选择针对性的药物,并将外科切除、放疗等传统手段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生物治疗等新型疗法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减少高毒药物的使用,使30%-50%中晚期肺癌达到长期控制/治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