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咨询除了补钙、维生素D和药物治疗外,平常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其实,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那哪些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可以进行实践的呢?可以参考从以下几点着手去进行调整,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可持续方案。
1、科学膳食
保证每日膳食丰富、营养均衡,选择富含钙、低盐(5g/天)和适量蛋白质(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 1.0~1.2 g/kg,日常进行抗阻训练的老年人摄入量为1.2~1.5 g/kg)的饮食结构。
每天摄入牛奶 300 mL 或相当量的奶制品,也可以多吃绿叶菜和豆类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此外,还需要关注膳食中的维生素 D。如果日常膳食中无法获得充足的钙质和维生素 D,可以选择钙剂和维生素 D 补充剂进行补充。注意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
2、充足日照
一般将面部及双臂皮肤暴露照射 15~30 min 即能满足合成的需要,注意避免涂抹防晒霜,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
3、合理运动
避免长时间坐着,建议每天利用琐碎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包括散步、慢跑、太极、瑜伽、跳舞和打乒乓球等增强骨骼强度的负重运动。
每周可以进行两到三天肌肉强化练习,包括重量训练和其他抵抗性运动。肌肉强化通过渐进式肌肉阻力训练,每次三组,每组举起 8 到 12 次,循序渐进,不要冒进。
锻炼要针对所有肌肉群,包括背部肌肉,以促进脊柱的骨骼强度。
4、预防跌倒
由于跌倒往往是造成骨折的最常见危险因素,所以中老年高危人群和家属应提高防护意识,避免走楼梯,家庭走道保持通畅,清除室内障碍物,卫生间安装夜灯、安全扶手、铺防滑垫;必要时使用拐杖或助行器。
5、心理健康评估治疗
骨质疏松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常被忽略,主要包括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恐惧、自信心丧失等心理异常。
老年患者自主生活能力下降,以及骨折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也会造成社交障碍等心理负担。
所以家属要注意陪伴及适当疏导心情,消除负面情绪,必要时可以就诊于专业医疗进行心理干预与治疗。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