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乙肝病毒的发现者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Baruch Samuel Blumberg),世界卫生组织从2011年开始将每年7月28日定为“世界肝炎日”。2023年7月28日是第十三个“世界肝炎日”,主题为“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019年全世界估计有2.96亿人发展为慢性感染,有82万死亡病例。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不仅给人民造成身体、精神和心理问题,还带来了严重的临床负担,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乙肝,积极预防与治疗,做到“早查、早诊、早治”,减少病发率和死亡率,减轻临床负担。
1、什么是乙肝?
乙肝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发并导致的疾病。HBV为嗜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建立复制周期并持续存在于细胞核中,引发肝脏炎症,导致肝功能障碍。乙肝前期一般无明显症状,会逐渐发展为慢性感染,导致慢性乙肝,进而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甚至肝癌。因此,提早预防并加强检测可在早期发现HBV感染,并且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抑制HBV复制,延缓疾病进展,降低病发率和死亡率。
2、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HBV主要经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粘膜创伤)和性接触传播,通常发生在分娩、性交、共用针头及有开放性伤口等密切接触期间。HBV不经呼吸道和胃肠道传播,因此,正常情况下的交流、共餐、握手、拥抱和接吻都不会传染HBV。
3、“乙肝两对半”结果怎么看?
乙肝两对半也称为乙肝五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 Ab),是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标志。临床上常用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来判断HBV感染的现状和转归,具体结果分析如下表:
结果
注:“-”:阴性;“+”:阳性。全阴性:指从未接触过病毒、疫苗保护失效或接种后未产生抗体。
4、乙肝如何治疗?是否能治愈?
慢性乙肝主要采取抗病毒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HCC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目前,慢性乙肝的治疗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抗病毒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抑制慢性乙肝进展并提高生存率。对于部分适合条件的患者是可以实现功能性治愈的。
5、如何预防乙肝?
目前,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预防手段:①避免针头传染,进行注射、打耳洞、纹身等活动时要到正规有保障的场所;②避免性交传染,在性伴侣健康状况不明确时应使用避孕套进行预防;③避免垂直传播,对孕妇进行乙肝筛查,做好免疫预防措施;④有职业暴露可能的人群(如医护人员)需要做好防护,尽量避免受伤出现开放性伤口,若出现开放性伤口应及时规范处理。
简而言之,大家要坚持早预防,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避免感染。同时,大家也需要加强检测发现,在发现感染时及时进行治疗,延缓肝炎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3, 41(1):1309-1331。
2.Jeng WJ, Papatheodoridis GV, Lok ASF。 Hepatitis B。 Lancet。 2023 Mar 25;401(10381):1039-1052。
3.Thuener J。 Hepatitis A and B Infections。 Prim Care。 2017 Dec;44(4):621-629。
4.Lee HW, Lee JS, Ahn SH。 Hepatitis B Virus Cure: Targets and Future Therapies。 Int J Mol Sci。 2020 Dec 28;22(1):213。
5.Nguyen MH, Wong G, Gane E, et al。 Hepatitis B Virus: Advances in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herapy。 Clin Microbiol Rev。 2020 Feb 26;33(2):e00046-19。
6.Tsukuda S, Watashi K。 Hepatitis B virus biology and life cycle。 Antiviral Res。 2020 Oct;182:104925。
7.Wilkins T, Sams R, Carpenter M。 Hepatitis B: Screening,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m Fam Physician。 2019 Mar 1;99(5):314-323。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