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从古至今都是一个热门话题
打开各式各样的APP
各种五花八门护肤小窍门让人晕头转向
在护肤坑
里摸(dao)爬(chu)滚(cai)打(lei)多年
在皮肤科医生们的指导下
小八终于掌握了貌美如花的奥义
别急
这就分享给你们
到底该怎么护肤呢?
5月25日全国护肤日来临之际
护肤三部曲
快收好!!!!
Step1:清洁
正确洗脸要点:温水,温和,温柔
1、用温水洗脸:34~38℃最好,这个温度最有助于毛孔扩张,清洁偏油性皮肤相对较为彻底。早晚一次,每次1~3分钟即可。
2、用温和的洗面奶: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洁面后,脸上既不干燥也不油腻,像有一层膜一样覆盖在面部即可。
3、用温柔的方式洗脸,即会温柔的按摩---避开眼眶,轻柔画圈。
注意事项
1、对于磨砂膏等去角质产品,坚决反对使用,很容易对皮肤屏障造成严重损害。
2、洁面仪之类的产品要慎用,因为你的脸上并没有那么脏!不需要天天这么彻底地清洁,每使用一次,都是对皮肤的过度清洁。如果实在想用,一周用1-2次就好,并且使用后一定要做好修复。
3、不要挤黑头!所有的黑头本质上都是皮肤正常分泌的脂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是所谓的脏东西,盲目去挤,只会让毛孔越来越大。
4、防晒、隔离和淡妆都可以只用洗面奶或者洗卸合一的产品清洁,没必要使用卸妆油,避免二次清洁损伤屏障。但对于浓妆,还是要用卸妆油来卸妆,然后再用洗面奶把卸妆油洗掉,否则卸妆油停留在皮肤,容易导致痤疮。
Step2:保湿
如何保住肌肤水分?
一款优秀的保湿类的皮肤护理产品,如果单纯看前几位的主要成分不足以体现产品的优越性,事实上整体配方能够大幅度影响最终效果。
《中国皮肤清洁指南》中指出:修复皮肤屏障的保湿护肤品应具备已下3中基本原料:
1、吸湿剂原料包括甘油,尿素等,能够从环境中吸收水分,补充从角质层散发丢失的水分。
2、封闭剂原料如凡士林,牛油果油等,能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性的薄层油膜,有加固皮肤屏障的作用。
3、优质保湿剂,如添加与表皮、真皮成分相同或相似的“仿生”原料;天然保湿因子、神经酰胺、透明质酸、青刺果油等,具有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
保湿的诀窍:洁面时也要注意保湿;补水时要兼顾保湿;涂抹护肤品要趁皮肤滋润时进行。
注意事项
如何选择护肤品,应以维护好皮肤屏障功能为基础;
1、年轻人宜选用脂质较少的护肤品,40岁以后宜选用富含脂质的护肤品,50岁以后皮肤更需要保湿;
2、中老年人和女性的皮肤相对偏碱,会妨碍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注意皮肤弱酸性PH值的维持;
3、男女皮肤屏障功能存在差异,宜选用不同的护肤品。
4、皮肤在冬季较为干燥,表现为低含水量、高经皮水分丢失量、低皮脂和高PH值,而在夏季好转,故冬季应更加注意保湿,选用脂质含量较高的护肤品,夏季时反之。
5、不同肤型,不同对待。敏感皮肤选择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产品,既有丰富脂质便于修复成膜,也有抗炎保湿成分便于加速恢复。
Step3:防晒
国际上有一个通用的防晒ABC原则,就是Avoid(避免被晒到)、Block(物理遮挡)、Cream(防晒剂)。
避免被晒到
1、避免在UVB高峰期(上午10点~下午4点)出门。
2、出门在外时,尽量行走在阴凉处。但需要注意的是,UV能被沙土、混凝土和雪反射,反射的UV增加了总暴露量,此时更需要高强度防晒,否则躲在阴影中也会被晒伤。
3、不推荐日光浴,更不要去美黑。如果需要进行长期在户外(尤其是雪地、高原、沙漠、海边)的活动,一定要高强度防晒。
物理遮挡
1、物理遮挡能够有效隔绝大多数光的侵害。
2、多数情况下,建议大家帽子、围巾/面纱、墨镜,全副武装都要穿上。帽子最好选择大檐的渔夫帽,投下的阴影面积越大越好,而且这种360°的帽檐能把两颊和后脑勺也保护到。
防晒剂
首先要记住,哪怕你用了防晒剂,也必须要进行物理遮挡,二者不可相互取代。
相信很多人也知道防晒成分主要分为物理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一般建议选择物化结合的,即同时兼顾物理和化学两种防晒能力的产品。
物理防晒剂
1、所谓物理防晒剂,就是涂在脸上的物理颗粒,本质上还是起到物理遮挡(Block)的作用,所以他们防晒的波段很广。
2、物理防晒剂的常见成分包括二氧化钛(即钛白粉)、氧化锌,以及滑石、氧化镁、碳酸钙、白陶土等。其中,二氧化钛因为稳定、安全,还可以抵御红外线,应用最为广泛。另外,滑石(asbestos)被FDA认为可以致癌,它虽然在防晒剂中应用不算多,但还是有产品在使用,大家购买时要擦亮眼睛。
3、总体而言,物理防晒剂的优点在于广谱防晒,同时安全、稳定,刺激性小,所以多用于面部,就连婴幼儿和敏感性皮肤也都可以使用。但缺点就在于,使用后面色泛白,部分产品容易搓泥,肤感和外观不佳,容易被嫌弃。
化学防晒剂
1、化学防晒剂的主要原理是,不同的成分可以针对吸收不同波段的UV,发生光化学反应,把光能转化为热能散失掉,从而起到防晒作用。
2、因为化学防晒剂成分较多,名字也很难记,所以下面给大家介绍的主要是大类的名称,便于大家在选择产品时,根据具体成分的名字推测出其大概的作用。
3、常见的UVB吸收剂:对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酯类(吸收性能良好,应用广泛,如甲氧基肉桂酸辛酯),水杨酸酯类(吸收率低但价格低廉,且可以提高二苯酮类的溶解度)等。
4、常见的UVA吸收剂:苯酮类,MexorylSX(麦素宁),Tinosorb(天来施),阿伏苯宗等。
还有的防晒剂可以同时吸收UVA和UVB,比如甲酚曲唑三硅氧烷,奥克立林(安全不刺激,但对于UVA和UVB的防护都不完全,常复配使用)。
5、化学防晒剂的优点是质地清爽,肤感良好,但缺点是相对更容易刺激皮肤,毕竟化学物质以及光化学反应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防晒霜的正确方法
1、外出前20分钟涂抹防晒霜(每次使用1元硬币大小的防晒霜),使其被吸收至皮肤形成有效的滤过膜。
2、防晒喷雾可快速成膜,出门前一喷即可,但一般多用于四肢、躯干防晒,不建议用于面部。
3、硬防晒必不可少!帽子,墨镜,防晒衣,缺一不可;暴露部位皮肤涂防晒剂。
防晒剂的选用标准
注意事项:注意防护UVA和UVB,防晒剂应具有光稳定性,所以还是优先推荐物理防晒剂,如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镁等,虽然不可避免脸上总会白白一片。出汗或游泳会影响防晒剂的作用,故要选择具防水性的防晒剂,每日应反复涂抹防晒剂(建议每2小时补涂1次)。
1、防晒剂应为复方制剂,具有防晒剂和抗氧化剂,可加强防晒效果。
2、皮肤的紫外线损伤是一种累积效应,因此,防晒剂应自幼使用,常年外用,既防晒伤又防晒老,同时对于痤疮患者,也能有效减少出现痘印、色沉和痘坑的概率。
3、阴天紫外线强度减弱,但UVA的强度不变,仍会增加累积损伤量,因此,阴天也要涂抹防晒霜。
4、UV辐射能被沙土、混凝土和雪反射,反射的UV辐射增加了总暴露量,此时更需要高强度防晒,躲在阴影中也会被晒伤,因此也需防晒。
5、具有皮肤癌高危险性的人(I和Ⅱ型皮肤、室外工作者和有皮肤肿瘤史或光敏感患者)应每日使用防晒霜,不要做日光浴。
6、其实从抗衰老和预防皮肤癌的角度,不管是什么人,都不推荐日光浴或美黑。
7、防晒霜指数选用推荐(但光老化明显者及光线性皮肤病患者,全年均应选用SPF>30,PA+++的防晒剂)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