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药品使用安全
正确处置过期药品
据一项社会调查表明,
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品,
82.8%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过期药品的习惯,
90.1%的被调查者
有将过期药品随意丢弃的经历。据统计,在美国,仅老年患者,
每年丢弃的处方药品价值达10亿美元,
因过期造成的药品浪费不容忽视。
接下来,我们聊聊过期药品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过期药品?
过期药品是指超过有效期的药品。
什么是药品有效期?
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持其质量稳定的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为劣药,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药品启用后,受使用过程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药品原有稳定性可能发生变化,需要在一定期限内使用。这个期限不同于药品有效期,而且通常短于药品有效期,我们一般称之为药品的“使用期限”。所以,药品有效期≠药品使用期限。药品启用后,在规定储存条件下,应在其说明书注明的使用期限内使用[5]。如果说明书没有特别注明,
建议 使用期限 如下:
1、口服瓶装固体制剂:不超过6个月
(注:已启用的硝酸甘油片,建议使用期限3个月;如长期随身携带,受人体体温影响,建议使用期限为1个月)
2、口服糖浆剂、颗粒剂:不超过1个月
3、口服溶液剂、混悬剂、乳剂:不超过2个月
4、外用软膏剂:不超过2个月
5、眼用制剂、耳用制剂、鼻用制剂:
6、不超过4周
过期药品有哪些危害?
1、健康危害:药品过期后,不仅大大降低药物的治疗作用,而且还有可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果使用了过期药品,轻则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引起其它的健康损害,重则可能危及生命。2001年震惊全国的“梅花K”事件,正是因患者服用含有过期四环素的药品,造成肾小管功能损害(Fanconi综合征)、药物性肝损害、中毒性心肌炎、药物性胃炎等急性药物中毒破坏。
2、非法回收风险:药品过期后,可能被不法商贩回收利用,加工翻新重新推入市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扰乱药品市场秩序。
3、环境污染:过期药品的降解产物往往具有腐蚀性和污染性,如果将过期药品与普通生活垃圾一起丢弃或是冲进下水道,土壤和水环境中可能检测到药物及药物的代谢物,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过期药品该如何处理?
对于过期药品的处理,目前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部分发达国家会采用邮寄回收、药店回收等方式统一回收,集中处理。
在我国,废药物、废药品已明确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包括:
1、 销售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失效、变质、不合格、淘汰、伪劣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2、不包括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类药,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
3、《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所列的毒性中药。
所以,过期药品属于国家危险废物。
处理方式一:将过期药品送至指定药品回收点回收,集中收集后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城市的药品生产企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回收模式,通过药店回收、线上回收、过期药品回收机等方式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广药集团“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始于2004年,2018年成立国内首个“家庭过期药品回收联盟”。活动期间,全国200多个城市可以线下回收家庭过期药品,其中多个重点城市的市民还可扫码上门回收。
处理方式二:当过期药品未在指定回收点集中收集时,则按有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根据我国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规定,家庭日常生活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废药品,属于生活垃圾中的危险废物。但未集中收集时,其全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按照各市、县生活垃圾分类要求,纳入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进行分类收集[11]。废药品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属于居民家庭有害垃圾,应投放至红色有害垃圾桶,不要弄破药品的容器或包装物。易碎或者含有液体的药品应连带包装或包裹投放,防止破损或渗漏[12]。树立合理用药理念追求垃圾分类新风尚我们呼吁合理用药、理性购药、避免囤药、科学回收。
温馨提示:
1、重视药品储存条件,正确存放药品;
2、注意保留药品外包装以便查对药品有效期,防止过期误服;
3、启用药品时,及时标识药品启用日期和失效期;
4、定期检查家庭小药箱,发现过期药品及时处理;
5、切勿将过期药品转卖他人。
我们倡导垃圾分类,正确投放,切勿随意丢弃过期药品。药品安全,关乎你我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