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医心移疫】猴痘病毒来袭,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2023/8/18 14:40:59

根据WHO报告,至5月21日,全球共12个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共92例确证猴痘病毒感染,还有28例仍待进一步确认,目前没有死亡病例。

实际上,非洲中西部多个国家作为猴痘病毒疫区一直有感染病例。

根据WHO统计,2021年12月15日至2022年5月1日,非洲中西部疫区累计有1300多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约60人死亡。

此次欧美国家的猴痘感染疫情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

其一,是因为此前未曾出现大规模的非疫区国家疫情;

其二,是以往非疫区国家的感染者均有疫区旅游史,而此次疫情中确诊的病例尚未发现疫区相关旅游史;

其三,猴痘病毒感染病人发病后症状明显,能被迅速发现,而此次大规模爆发疫情不符合该病毒该种特征。

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归属于正痘病毒属,为双链DNA病毒,天花病毒(smallpox virus)也归于该病毒属。

猴痘病毒首次在1958年在猴子中分离鉴定出来,因此而得名。

在1970年首次发现猴痘病毒能感染人类。与天花病毒相比,猴痘病毒更难发生人与人的传播,致死率也低很多。

猴痘病毒不仅仅感染猴子,它的天然宿主主要是啮齿类动物,小鼠、大鼠、松鼠、土拨鼠、猴和人均能感染猴痘病毒。

猴痘病毒流行地区主要为非洲中西部热带雨林地区,主要分为中非分支(Central African clade)和西非分支(West African clade)。

中非分支具有更强的传播能力,引起更强烈的症状并导致更高的死亡率(在未接种的儿童中为11%);而西非分支的传播能力较弱,症状较轻,死亡率低(低于1%)。

此前猴痘病毒已经发生过为数不多的疫区外泄事件,大部分感染者有非洲中西部国家旅游史。

2003年美国中西部由土拨鼠引起的53例人猴痘感染

2018年一名男性从尼日利亚到以色列后被确诊的猴痘感染

2019年一名男性从尼日利亚到新加坡被确诊猴痘感染

2021年,同一家庭的三名成员从尼日利亚回到英国后确诊感染等。

猴痘病毒主要通过口、鼻或损伤皮肤等密切接触病感染病毒的动物和人的体液传播。

人与人传播可能通过接触病发感染者的皮疹部位、使用过的衣物和床榻,接触到咳嗽和打喷嚏的呼吸道分泌物也有可能传染病毒。

猴痘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7到14天,最长可达21天。病发的症状首先表现为发热、头痛、疲劳和淋巴结中肿大,随后口腔出现皮疹,紧接着面部和四肢出现皮疹。皮疹会进一步发展,并在2-4周内结痂。

猴痘病毒预防与治疗

药物:2022年欧洲医学协会(European Medical Association )批准了tecovirimat作为抗猴痘病毒药物。

tecovirimat是美国FDA在2019年批准的首款抗天花病毒药物。用于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CMV)的Cidofovir和Brincidofovir在体外和实验动物能够有效治疗猴痘病毒,但是对人类猴痘病毒感染的疗效仍不清楚。

牛痘免疫球蛋白(vaccinia immune globulin)对治疗猴痘感染的疗效仍不清楚,但其无助于治疗天花感染,可考虑作为病症验证的猴痘病人的候选药物。

疫苗

目前没有特异性针对猴痘病毒的疫苗。但以往研究显示,天花病毒疫苗对猴痘病毒具有85%的有效性。

但是自从1980年,WHO宣告消灭天花病毒后,天花病毒疫苗已停止接种,当年使用的疫苗已经不存在。

现在国际上有多种天花疫苗,其中MVA-BN在2019年被批准使用于预防猴痘病毒,但仍未广泛使用。

无需过分担心

其一,人感染猴痘病毒感染症状明显,患病者发病后隔离即可控制病毒传播源头。

其二,一般认为,猴痘病毒通过动物传播到人身上,而人与人的传播较为困难。

其三,猴痘是自限性疾病,一般的患者出现症状后2-4周即可完全康复。

其四,此次疫情已确诊的案例感染的猴痘病毒均为西非分支,致病性、传播性和致死率都很低。

尽管这次发生的猴痘病毒感染疫情仍然有很多未知之谜,但作为一种传染病,预防仍然是防控的重要手段,要避免和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接触,限制直接接触可疑血液和生肉。

尽早发现确诊和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及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切断传播链。

同时,加快猴痘疫苗的开发,但由于新疫苗开发需要时间评估安全性和有效性,接种天花疫苗可以对猴痘感染提供85%交叉保护,可能也是一种选择。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责编:家医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